《仓颉》

时间: 2025-01-14 09:54:55

仓颉造书,不诘自明。

於乎多言,只误後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仓颉造书,不诘自明。
於乎多言,只误後生。


白话文翻译:

仓颉创造了文字,这本身就非常显而易见。
唉,过多的言语,只会误导后来的年轻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仓颉: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古代的史官,象征着文字的发明。
  • 造书:创造文字。
  • 不诘自明:意思是事情不需要追问,自然明白。
  • 於乎:感叹词,表示感慨。
  • 多言:过多的言辞。
  • 误後生:误导后来的年轻人。

典故解析:

  • 仓颉:在古代文化中,仓颉被视为文字的发明者,象征着文明的进步与知识的传承。关于仓颉的传说,最早见于《史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改革家。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练著称,常常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任职期间,社会变革与教育传承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文字与知识传播的思考,强调简明扼要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仓颉》通过对仓颉的赞美,反映了文字的重要性和知识的传承。诗的前半部分提到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强调了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的自然性和自明性,颇具哲理性。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言语的批判,指出过多的言辞可能会导致误解和混乱,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影响。这种对简洁与明晰的追求,体现了王安石对知识传播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在政治与文化上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现实教育的警示,展示了王安石作为一个诗人的智慧与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仓颉造书:指出仓颉作为文字的创造者,其贡献不可忽视。
  2. 不诘自明:强调文字的创造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过多解释。
  3. 於乎多言:引出对言辞的感慨,说明言语的多样性。
  4. 只误後生:警示过多的言语会使后辈人产生误解,影响学习。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半部分的“造书”与后半部分的“多言”形成对比,突显简洁的重要性。
  • 感叹:使用“於乎”表达诗人对当今文字使用的感慨,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旨在强调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应当简洁明了,过多的言辞反而会对后代产生负面影响,体现了王安石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仓颉:象征智慧与文化的传承。
  • :代表知识、教育和思想的载体。
  • 多言:象征复杂、混乱的表达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仓颉是谁? a) 一位诗人
    b) 文字创造者
    c) 政治家

  2. “不诘自明”的意思是?
    a) 需要详细解释
    b) 自然明白
    c) 显得复杂

  3. 诗中提到的“多言”主要是批评什么?
    a) 文字太少
    b) 过多的言辞
    c) 教育体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在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上有相似之处,王安石的简洁与杜甫的悲壮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