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商量秋思是寒螿,将息荷花得早凉。
五岭从来说炎热,朝来已怯葛衣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气息的思考,蚊虫已经开始显得寒冷,荷花也已早早地迎来凉意。五岭地区一向以炎热著称,然而今天早晨却让人不由得感到对葛衣(夏季衣物)的畏惧。
注释:
- 寒螿:指寒冷的蚊虫,形容初秋的凉意已然到来。
- 息:停息、休息。
- 荷花:指盛夏的荷花,暗示夏季的结束。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岭地区,通常气候炎热。
- 怯:畏惧,感到凉意。
- 葛衣:一种夏季穿的衣物,夏天的衣着在凉意袭来时显得不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80-1260),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作多以自然风景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语言清新、风格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初秋时节,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寄托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七夕新凉》通过简练的语言捕捉了初秋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商量秋思”一句,将思考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将息荷花得早凉”,则通过荷花的早凉反映出秋天的到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
在“朝来已怯葛衣裳”中,诗人通过“怯”字,表达了对夏季衣物的渐渐不适,暗示了气候的变化让人感到寒意。这种从具体的自然现象转向内心感受的描写,体现了杨万里诗歌中的细腻与深邃。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又蕴含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致洞察和诗歌艺术的高超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商量秋思是寒螿:通过对秋思的思考,表达出秋天的凉意,暗示自然界的变化。
- 将息荷花得早凉:描写荷花因凉意而早早停息,体现秋天的来临。
- 五岭从来说炎热:提到南方五岭地区以炎热著称,为后文的转折打下基础。
- 朝来已怯葛衣裳:表现出早晨的凉意让人对夏季衣物感到不适,反映了季节的变迁。
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寒螿”和“葛衣”对比来展现气候变化的冲击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季节变迁带来的情感波动,蕴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寒螿: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传递出凉意。
- 荷花:代表夏天的结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
- 五岭:象征炎热的地方,与秋凉形成鲜明对比。
- 葛衣:代表夏季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季节变化的适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螿”指什么? A. 温暖的虫子
B. 寒冷的蚊虫
C. 美丽的花朵
D. 热带的动物 -
“五岭从来说炎热”中的“五岭”是指什么地区?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方地区
D. 东方地区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具有对季节变化的描写。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七夕新凉》和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前者更侧重于季节的变化,后者则更注重于孤独的情感体验。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