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潮急。江上泠风斜日。小艇芦花风瑟瑟。钓丝留锦帙。自向金门出入。閒了旧时蓑笠。莫忆水天秋一色。抛竿还载笔。
白话文翻译:
潮水在傍晚急促地涌来,江面上微风轻拂,日影斜斜地洒下。小舟在芦苇旁轻摇,风中传来瑟瑟的声音。钓鱼的丝线留在了华丽的帙中,自己来往于金门之间,已经闲置了往日的蓑衣和斗笠。不要再怀念水天相接的秋色,抛下钓竿,重新拿起笔来。
注释:
- 晚潮急:傍晚的潮水涨得很快。
- 泠风:凉爽的风。
- 斜日:倾斜的阳光,即夕阳。
- 小艇:小船,指作者在江上游玩的船只。
- 芦花:指芦苇花,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 钓丝留锦帙:钓鱼的丝线放在华丽的卷轴中。
- 金门:可能指的是长江的某个著名出入水道。
- 旧时蓑笠:过去的雨具,象征着渔人的生活。
- 水天秋一色:水面与天空在秋天呈现出一色的景象。
- 抛竿还载笔:放下钓竿,重新开始写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皞日,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感受,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置身于江边,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好,灵感随之而来。诗中流露出对过去渔人生活的怀念与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江面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诗的开头“晚潮急”便营造了一种急促而又宁静的氛围,随之而来的“江上泠风斜日”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清凉的惬意。小艇在芦花旁轻轻摇晃,声声瑟瑟的风声仿佛在诉说着渔人的故事,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钓丝留锦帙”一句,既展示了诗人渔夫的身份,也隐喻了他对文人身份的向往,暗示了他在钓鱼与写作之间的选择。而“自向金门出入”则体现了他对往日渔生活的怀念,金门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既有江湖的自由,又有文人的雅致。最后两句,“莫忆水天秋一色,抛竿还载笔”,则是对过往的告别和对新生活的迎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蜕变,既留恋往昔,又渴望前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潮急:描绘了夕阳西下,潮水汹涌的自然景象。
- 江上泠风斜日:进一步加强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凉风和斜阳交相辉映。
- 小艇芦花风瑟瑟:小船在芦花丛中穿行,风声轻吟,增添了诗的动感。
- 钓丝留锦帙:渔具的华丽象征着诗人生活的多样性。
- 自向金门出入:金门作为水路的象征,代表着自由游荡的生活。
- 閒了旧时蓑笠:旧日渔人的生活与如今的闲适形成对比。
- 莫忆水天秋一色:告别过去的优美景象,象征一种转变。
- 抛竿还载笔:诗人从钓鱼回归到写作,反映出心灵的转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钓丝与锦帙相对比,突出渔人生活的华丽与优雅。
- 拟人:风声“瑟瑟”,赋予了自然界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水天秋一色”与“抛竿还载笔”,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过往渔人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文人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人生的选择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急迫。
- 泠风:代表清爽与宁静,渗透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金门: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寄托了诗人的追求。
- 蓑笠:渔人的标志,代表一种简单而朴实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晚潮急”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 A. 早晨
- B. 下午
- C. 傍晚
- D. 夜晚
-
“钓丝留锦帙”中的“锦帙”指的是什么?
- A. 钓鱼工具
- B. 华丽的卷轴
- C. 渔船
- D. 书籍
-
“抛竿还载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怀念过去
- B. 渴望写作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追求自由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同样描绘了渔夫生活的诗作,展现了天与水的和谐美。
- 《秋夕》:表达了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感悟,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但侧重于对家乡的怀念,与《谒金门》在主题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意象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