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4 21:18: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常记寿松堂畔住,
卷帘初上朝暾。
藕花风露散氤氲。
晓屏银烛冷,
秋账玉炉温。
水絮风萍真一梦,
今宵羁馆重门。
故园人远与谁论。
苔阶虫琐碎,
竹院月黄昏。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记得在寿松堂旁居住的日子,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卷帘洒下时,
藕花在清风和露水中轻轻摇曳。
清晨的屏风旁银烛已然熄灭,
而秋天的帐子里玉炉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水面上的浮萍和飘荡的水絮,仿佛真是一场梦,
今晚我在旅馆中,重重的门锁让我感到孤寂。
故乡的人远在天边,我又与谁来倾诉呢?
苔藓覆盖的台阶上,虫鸣声细碎,
竹院中的月光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宁静。
注释:
- 寿松堂:可能指的是一个别致的居所,寓意长寿与松树的常青。
- 卷帘:指的是窗帘,早晨卷起窗帘以迎接新的一天。
- 氤氲:形容雾气、烟雾弥漫的样子。
- 晓屏:清晨的屏风。
- 银烛:形容蜡烛,银色的蜡烛代表清冷与孤独。
- 玉炉:指的是香炉,象征着温暖和芬芳。
- 羁馆:旅馆,寓意身在他乡。
- 苔阶:长满苔藓的台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寂。
典故解析:
- 藕花:藕花一般与水乡和清丽的意境相联系,象征纯洁与美好。
- 秋账:秋天的帐子常常用来象征温柔和安宁,但同时也暗示着离别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谈印梅(约1660-约1700)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她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而意蕴深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谈印梅身处的旅途之中,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的反思。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晨的清新与孤独的旅馆生活。开篇提到“寿松堂畔住”,不仅设定了一个温馨的回忆场景,也暗示着诗人对过往安宁生活的向往。随着“卷帘初上朝暾”,读者能够感受到早晨的宁静和新生的希望,而“藕花风露散氤氲”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细腻美好,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氛围。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孤独感逐渐显露。“水絮风萍真一梦”让人感到生活的无常与梦幻,重重的“羁馆重门”更是强调了离别和孤独的主题。最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面对“苔阶虫琐碎”的细微声音,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愈发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记寿松堂畔住:开篇即引入柔和的回忆,表现了对过往居所的珍视。
- 卷帘初上朝暾:描绘清晨的光景,象征新生与希望。
- 藕花风露散氤氲:自然的美好与梦幻感并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晓屏银烛冷:对比早晨的温暖与夜晚的冷清,增添了诗的孤独感。
- 秋账玉炉温:秋天的温暖让人感到宁静,却也暗示着孤独的生活。
- 水絮风萍真一梦:流动的水面象征着无常,生活如梦般短暂。
- 今宵羁馆重门:重重的门锁象征着隔绝与孤寂。
- 故园人远与谁论: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苔阶虫琐碎:细微的声音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竹院月黄昏:黄昏的安静与宁静,象征着思考与反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梦,强调生活的虚幻。
- 对仗:如“晓屏银烛冷,秋账玉炉温”,体现了诗的对称美。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如藕花、月光)来传达情感,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乡与孤独,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寿松:象征长寿与安宁,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藕花:象征纯洁、美好,体现了自然的魅力。
- 银烛:象征孤独与冷清,烘托了内心的寂寞。
- 玉炉:代表温暖与安宁,暗示对生活的向往。
- 苔阶: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竹院:表现出自然的幽静与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寿松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长寿与安宁
B. 繁华与热闹
C. 旅行与探索
D. 孤独与离别 -
诗中提到的“藕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美好与纯洁
C. 忧愁
D. 亲情 -
“水絮风萍真一梦”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生活如梦,短暂而虚幻
B. 生活美好,值得珍惜
C. 生活烦恼,不堪回首
D. 生活安宁,平淡无奇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风格细腻且情感真挚。
- 《水调歌头》: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情感深厚。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谈印梅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