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初夏八首》

时间: 2025-01-09 15:00:25

吹尽成蹊桃李尘,兔葵燕麦一番新。

只应解箨抽青玉,霜节棱棱尚可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吹尽成蹊桃李尘,兔葵燕麦一番新。只应解箨抽青玉,霜节棱棱尚可人。

白话文翻译

桃李花瓣被风吹尽,化作尘埃,兔葵和燕麦却焕发出新的生机。竹笋脱去外壳,露出青玉般的嫩芽,即使在霜冻中,那竹节依然坚硬,令人喜爱。

注释

  • 成蹊:指桃李花开得繁盛,引得人们前来观赏。
  • 兔葵燕麦:指野生的植物,这里比喻春天的花朵凋谢后,其他植物开始生长。
  • 解箨:指竹笋脱去外壳。
  • 青玉:比喻竹笋的嫩芽。
  • 霜节棱棱:形容竹节在霜冻中依然坚硬有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晚春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桃李的凋谢和竹笋的新生,表达了生命循环不息的主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春初夏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桃李的凋谢和竹笋的新生,展现了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更迭。首句“吹尽成蹊桃李尘”描绘了桃李花瓣被风吹尽的景象,暗示了春天的结束。次句“兔葵燕麦一番新”则转向了其他植物的新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延续。后两句“只应解箨抽青玉,霜节棱棱尚可人”则聚焦于竹笋的新生,通过“青玉”和“霜节棱棱”的描绘,展现了竹笋的坚韧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吹尽成蹊桃李尘:描绘了桃李花瓣被风吹尽的景象,暗示了春天的结束。
  2. 兔葵燕麦一番新:转向了其他植物的新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延续。
  3. 只应解箨抽青玉:聚焦于竹笋的新生,通过“青玉”的比喻,展现了竹笋的嫩芽。
  4. 霜节棱棱尚可人:描绘了竹节在霜冻中依然坚硬有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玉”比喻竹笋的嫩芽,形象生动。
  • 拟人:“霜节棱棱尚可人”赋予竹节以人的特质,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桃李的凋谢和竹笋的新生,表达了生命循环不息的主题,赞美了自然的生命力和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尘:象征春天的结束。
  • 兔葵燕麦:象征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延续。
  • 青玉:象征竹笋的嫩芽,展现新生。
  • 霜节棱棱:象征竹节的坚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吹尽成蹊桃李尘”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开始 D. 夏天的结束

  2. “兔葵燕麦一番新”中的“一番新”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季节的更替 D. 生命的延续

  3. “只应解箨抽青玉”中的“青玉”比喻什么? A. 竹笋的外壳 B. 竹笋的嫩芽 C. 竹节的坚硬 D. 竹叶的翠绿

  4. “霜节棱棱尚可人”中的“霜节棱棱”形容什么? A. 竹笋的嫩芽 B. 竹节在霜冻中依然坚硬 C. 竹叶的翠绿 D. 竹林的茂密

答案

  1. B
  2. D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春江晚景,与张耒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自然描写。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张耒的诗更注重生命循环的主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景物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诗作,有助于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