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题魏佩芬世妹“花雪婵娟图”》
时间: 2025-01-08 22:38: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题魏佩芬世妹“花雪婵娟图"
作者: 赵我佩 〔清代〕
一支凉笛,蓦吹来芳径。
鹤梦惺忪雪衣冷。
正梨云乍暖翠羽无声,
清绝处,谁把冰魂唤醒。
玉人娇睡起,半臂寒生,
入指春风暗香凝。
奁月曲如钩移上瑶台,
早绣出满身花影。
算仙境分明似罗浮,
待小摘琼英,晚妆菱镜。
白话文翻译
一支凉笛,突然在芳香的小径上吹响。
梦中的白鹤刚刚醒来,身上披着寒冷的雪衣。
正当梨花的云朵初暖、翠色的羽毛无声飘荡的时候,
在这清冷的地方,谁又能唤醒那沉睡的冰魂呢?
那位美人娇睡醒来,微露出半臂,
春风悄然入指,暗香凝聚。
月光如钩,轻轻移到瑶台之上,
早已绣出她身上的花影。
看来仙境分明如同罗浮山,
等着我去小摘琼英,晚妆如菱镜般细腻。
注释
字词注释
- 凉笛:形容笛声清凉,给人以清新之感。
- 芳径:指芳香的小路,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鹤梦:指梦中白鹤,通常象征高洁和自由。
- 梨云:象征梨花盛开的云朵。
- 冰魂:比喻冰冷的灵魂,隐喻美人的美丽与冷艳。
典故解析
- 罗浮:指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与超然的境界。
- 琼英:指美丽的花朵,常用以象征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体现女性的细腻情感和优雅气质。其诗风柔和,常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洞仙歌》是赵我佩针对魏佩芬的“花雪婵娟图”而作,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仙境的向往。诗作的环境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出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洞仙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开篇的“凉笛”声响如同自然的唤醒,接着引出鹤梦与雪衣,这些意象交织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诗中对季节变换的细致描绘,以及对美人娇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含蓄的情感。特别是在“奁月曲如钩”的描写中,月光勾勒出美人的轮廓,既有自然之美的体现,也展现了作者对女性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盈,情感深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最后以“算仙境分明似罗浮”收尾,既是对前文意象的总结,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超凡脱俗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支凉笛,蓦吹来芳径:清新的笛声突如其来,唤起芳香的小径,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美好。
- 鹤梦惺忪雪衣冷:梦中的白鹤刚醒,披着寒冷的雪衣,暗示着梦境的朦胧与清冷。
- 正梨云乍暖翠羽无声:梨花云朵初暖,翠羽轻柔无声,描绘了春暖花开的宁静美好。
- 清绝处,谁把冰魂唤醒:在这清绝的地方,究竟是谁能唤醒沉睡的冰魂,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追寻。
- 玉人娇睡起,半臂寒生:美人娇睡醒来,微露半臂,暗示温柔与美丽。
- 入指春风暗香凝:春风轻拂,暗香凝聚,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与美感。
- 奁月曲如钩移上瑶台:月光如钩,柔和地移到瑶台,展现了美丽的夜晚。
- 早绣出满身花影:早已绣出满身的花影,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算仙境分明似罗浮:将仙境比作罗浮山,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待小摘琼英,晚妆菱镜:期待采摘美丽的花朵,晚妆如菱镜般细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奁月曲如钩”,将月光比作钩,形象生动。
- 拟人:如“入指春风暗香凝”,春风似乎有了生命,增强了情感的细腻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用对仗,增加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美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笛:象征清新与宁静。
- 鹤梦:象征自由与高洁。
- 梨云: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命力。
- 冰魂:象征美丽与冷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赵我佩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奁月曲如钩”中的“奁月”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的形状
- B. 月光的柔和
- C. 月亮的颜色
- D. 月亮的高度
-
诗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自然与美的赞美
- C. 对人生的感慨
-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 B. 赵我佩
- B. 月光的柔和
- B. 对自然与美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同样描绘自然美,充满诗意。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受。
诗词对比
《洞仙歌》与《庐山谣》的对比:
- 主题:前者专注于对美的细腻描绘,后者则强调对自然壮丽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 风格:赵我佩的诗风柔和,重视细节;李白则更加豪放,展现磅礴的气势。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