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丁香橄榄》

时间: 2025-01-08 00:22:28

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

小炙红盐寄须远。

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

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粉省薇郎奏封版。

舌本细翻云,菡萏同娇,更冷翠、点来瓶菽。

尽缀核、华灯看虫花,笑百结西陵,好春风剪。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洞仙歌·丁香橄榄

作者: 姚燮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小炙红盐寄须远。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粉省薇郎奏封版。舌本细翻云,菡萏同娇,更冷翠点来瓶菽。尽缀核华灯看虫花,笑百结西陵,好春风剪。

白话文翻译:

霜苞莹绿的橄榄是芋原最好的特产,稍微用红盐炙烤就能寄送到远方。我想起那美人的绡帐,锦瑟的弦音抛洒而去,怜惜那美妙的味道,胜过了画中篝火的香软。凤酥微微带着些许的涩味,扶荔在当年盛产,粉色的薇郎奏响了封版的乐曲。舌尖轻轻翻动,仿佛云在飘动,荷花同样娇嫩,更加冷翠的酒点缀在瓶中。尽情欣赏那如灯火般的核桃花,看着虫儿飞舞,欢笑着百结西陵,春风轻轻剪裁着美好。

注释:

  • 霜苞:指的是初霜时节的嫩果,形容新鲜。
  • 芋原:指一种特定的生长环境,可能是指某地的特产。
  • 绡帐:一种轻薄的帐子,常用于形容女子的闺房。
  • 锦瑟:古代的乐器,象征美妙的音乐。
  • 凤酥:一种点心,形容美食的美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擅长咏物抒情,作品多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美食与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女性美的向往,展示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洞仙歌·丁香橄榄》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中用“霜苞莹绿”描绘了丁香橄榄的鲜美,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魅力。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美人,细腻的情感在“绡帐”和“锦瑟”中流露无遗,突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凤酥微带涩”的美食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品味。

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音乐感,字句之间的对仗与平仄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底。诗中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霜中初露的绿色果实,正是芋原的特产,展现了自然的馈赠。
  • 小炙红盐寄须远:用红盐轻轻炙烤,虽远在天边却能感受到它的美味。
  • 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想起美人在轻薄的帐子里,弹奏着美妙的乐曲,抛洒出柔美的情感。
  • 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对美味的怜惜,胜过了画中篝火的香甜。
  • 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凤酥点心中略带涩味,像是记忆中的美好。
  • 尽缀核华灯看虫花:欣赏着如灯火般的核桃花,虫儿在花间飞舞。
  • 笑百结西陵,好春风剪:在西陵的百结中欢笑,春风轻轻剪裁出美好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食和美人相提并论,通过美食来衬托美人的娇美。
  • 拟人:用舌尖翻动来形容品味,赋予其生命和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丁香橄榄: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美味。
  • 绡帐:象征女性的柔美和温婉。
  • 锦瑟:象征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 凤酥:象征生活的美好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苞莹绿”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落叶
    • B. 初霜时节的嫩果
    • C. 冬天的冰雪
  2. “锦瑟弦抛”中的“锦瑟”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衣服
    • C. 一种花
  3. 诗中提到的“凤酥微带涩”指的是?

    • A. 一种饮料
    • B. 一种美食
    • C. 一种水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姚燮的《洞仙歌》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