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宫 其二》
时间: 2025-01-14 16:47: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霄宫 其二
作者: 蔡环黼 〔清代〕
维宋设宫观,有使有提举。其制虽戾经,养贤丰禄糈。
所以殿阁臣,引疾自华膴。南渡建炎中,内祠比京府。
洞霄典物隆,主者皆宰辅。牧心作志书,惜未偻指数。
后遂弗深考,漫列朱子主。校官祀春秋,徒然荐笾俎。
遗献竟久湮,靡文此进俯。往者竹垞翁,翻史详为谱。
姓名及爵里,因年分次序。百一十四人,历历可披簿。
其中多名流,遗徽映岩户。应据曝书亭,作为邓志补。
否且锓诸木,悬诸两庭庑。庶几垂不刊,来者目共睹。
毋虚道院游,于是可道古。
白话文翻译
在宋朝设立了宫观,有官员和提举官。虽然制度与经书有所违背,但却能养成贤良之士,丰厚的禄米滋养着他们。因此,殿阁里的大臣们,引导着病痛自怜的华贵之人。在南渡建炎之际,内祠的地位与京城的府邸相当。洞霄的典藏物品非常隆重,主事者多为宰相和辅佐。牧心撰写志书,遗憾的是未能认真考证。后来人们便不再深入探讨,随意地列出朱子学派的主张。校官在春秋时祭祀,徒然献上笾俎。遗留下来的献文久而久之被淹没,没有人再关注。往年竹垞翁翻阅史书,详细为这些人谱写家系。他们的姓名和爵位,按年份分成次序,一共一百一十四人,清清楚楚可以翻阅的册子。其中有许多名流,他们的遗徽映照在岩石的门口。应该依据曝书亭,作为邓志的补充。是否还需在木材上铅印,悬挂在两个庭庑之间。希望能流传不息,让后人皆能看到。不要虚度在道院游览,这样就可以谈论古代的事情。
注释
- 提举:指负责某项事务的官员。
- 戾经:指与经典、制度有所违背。
- 丰禄糈:丰厚的俸禄和粮食。
- 宰辅:指宰相和辅佐的官员。
- 朱子:指朱熹,理学的代表人物。
- 笾俎:古代祭祀用器。
- 竹垞翁:指历史学者,可能是指某位著名的史书作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环黼,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融入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于作品中,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洞霄宫》系列诗作主要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溯,尤其是在清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对宋代文化的怀念和思考。此诗中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
诗歌鉴赏
《洞霄宫 其二》是一首反映历史与文化遗产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宋代文化的缅怀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全诗以“设宫观”开篇,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氛围,但随即转向现实的批判,指出制度与经典的背离。诗中提到的“殿阁臣”和“宰辅”,不仅是历史人物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对权力的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顾历史人物的姓名与爵位,构建了一幅历史人物的图谱,表现出对历史的重视与对后代的期望。尤其是“遗徽映岩户”一句,突显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强调了对历史的传承和记录的必要。
整首诗不仅是一种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文化的反思与传承,充分体现了蔡环黼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文化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维宋设宫观:在宋朝设立了宫观,表明历史的背景。
- 其制虽戾经:指出制度与经典的背离,表现出诗人的批判精神。
- 养贤丰禄糈:强调贤良之士的培养与优厚待遇。
- 所以殿阁臣:引出殿阁大臣的身份,暗示其权力与地位。
- 南渡建炎中:历史背景的具体化,指南宋时期的动乱。
- 洞霄典物隆:描绘文化的丰富,主事者的地位高贵。
- 惜未偻指数:表达对未能深入探讨的遗憾。
- 漫列朱子主:批判流于表面的学术态度。
- 徒然荐笾俎:祭祀的仪式变得徒有形式。
- 遗献竟久湮:反映文化遗产的被遗忘。
- 竹垞翁:提到历史学者,强调历史的传承。
- 百一十四人:具体列举历史人物,增强可信度。
- 遗徽映岩户:象征文化的光辉与历史的印记。
- 庶几垂不刊:希望记录能永久流传。
- 毋虚道院游:强调实事求是,不要空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殿阁臣,引疾自华膴”,展示了对称美。
- 比喻: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隐喻对现代官场的批评。
- 排比:列举历史人物,增强叙述的气势和逻辑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反思,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权力结构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观:象征权力与文化的中心。
- 殿阁臣:权力的象征,代表了政治精英。
- 竹垞翁:历史学者,象征知识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朱自华
B. 朱熹
C. 朱元璋
D. 朱德 -
“遗徽映岩户”中的“徽”指的是什么? A. 纹章
B. 书法
C. 诗文
D. 绘画 -
诗中提到的“百一十四人”指的是? A. 宰相
B. 历史人物
C. 诗人
D. 学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by 苏轼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洞霄宫 其二》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对比可以看出,前者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记录与反思,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的叙述。两者均反映出对历史的重视,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代文化与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