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日照城楼,流晖及菌阁。
上收花雾红,下见春烟薄。
信美是殊邦,而淹佐时略。
自惭江外人,敢慕淮南作。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城楼,光辉洒落在菌阁上;
高处的花雾红艳,低处的春烟轻薄。
我相信这里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但我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沉沦。
感到羞愧的是我这个江外之人,竟然敢于向淮南的作品致敬。
注释:
- 初日: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 菌阁: 指一种建筑,可能有特定的文化或地理意义。
- 花雾红: 花朵的颜色在晨雾中显得红艳。
- 春烟薄: 指春天的薄雾,轻柔而细腻。
- 殊邦: 不同的地方,表示这里的美景与众不同。
- 淮南: 地名,寓意着特定文化或文学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德润,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梅尧臣在寿州任职期间,描绘了寿州特有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我反思。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一熙熙阁》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寿州的清晨景象,阳光洒落、花雾缭绕,赋予了这片土地以生机与美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初日的光辉与春天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然而,后半部分的转折则流露出诗人的自卑与惆怅。尽管他对寿州的美景赞不绝口,却因身为“江外人”而感到自愧不如。这种情感的冲突,既是对地方文化的敬仰,也是对自身位置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关系。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日照城楼: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城楼,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
- 流晖及菌阁: 光辉洒落在菌阁上,展现出建筑的美丽。
- 上收花雾红: 高处的花朵在晨雾中显得红艳欲滴。
- 下见春烟薄: 低处的春烟轻薄,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 信美是殊邦: 这里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令人信服。
- 而淹佐时略: 然而我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沉沦,感到迷惘。
- 自惭江外人: 作为江外的人,我感到羞愧。
- 敢慕淮南作: 我竟然敢于向淮南的作品致敬。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春烟薄”比喻春天的轻柔。
- 对仗: 诗中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自我认知的矛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日: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菌阁: 代表人文景观与历史积淀。
- 花雾红: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绚烂。
- 春烟薄: 代表春天的柔情与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初日”指的是什么?
- A. 晚霞
- B. 清晨的阳光
- C. 夜晚的星光
-
诗人在诗中自惭的原因是什么?
- A. 他对诗歌的热爱
- B. 他对寿州的美景感到自愧
- C. 他是江外之人
答案:
- B. 清晨的阳光
- B. 他对寿州的美景感到自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浩然的《春晓》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梅尧臣更注重对人文情感的表现,王维则倾向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意象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