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见赠》

时间: 2025-01-19 19:11:31

江国骚人不耐秋,夜吟清句晓相投。

锋藏岂愿囊中脱,尾断终非俎上羞。

择地何年真得意,铺糟是处可同游。

南迁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须更预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毛君见赠
作者:苏辙
江国骚人不耐秋,
夜吟清句晓相投。
锋藏岂愿囊中脱,
尾断终非俎上羞。
择地何年真得意,
铺糟是处可同游。
南迁尚有公知我,
人事何须更预谋。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的骚人对秋天感到厌倦,
夜里吟唱清丽的诗句,晨曦时彼此共鸣。
锋利的才华岂愿藏于囊中不见,
尾随的羞耻终究不是在案上之物。
何年何地才能真正得意,
随意的酒馆之处也能共游。
南迁之后还有公能知晓我的,
人事又何必再去筹划呢。

注释:

  • 江国:指江南地区。
  • 骚人:指诗人或爱好诗歌的人,这里特指苏轼及其朋友。
  • 不耐秋:对秋天的厌倦,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清句:指优美的诗句。
  • 锋藏:指才华或才智的隐藏。
  • 囊中脱:比喻才华无法施展。
  • 尾断:指与羞耻切断关系。
  • 俎上羞:指被人当众羞辱,形容不堪的情形。
  • 择地:选择地方。
  • 铺糟:指酒馆、酒肆,随意的聚会场所。
  • 南迁:指苏辙和苏轼的南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浩然,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散文,兼任官职,曾任翰林学士。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是苏辙在接受毛君赠诗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人生的感慨。正值秋季,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由和轻松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次韵毛君见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全诗从对秋天的厌倦开始,带出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惜。诗中通过“锋藏”与“尾断”这两个对比,表现了才华的隐忍与羞耻感的拒绝,暗示着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考。最后两句“南迁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须更预谋”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豁达态度,虽然身处变迁之中,仍然相信真挚的友谊和人际关系的真实存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国骚人不耐秋:诗人感到秋季的萧瑟与孤寂,骚人代表着诗人的心境。
    • 夜吟清句晓相投:夜晚吟唱的诗句在晨光中得到了回应,表现了意气相投的朋友间的共鸣。
    • 锋藏岂愿囊中脱:诗人对才华的渴望和不甘被埋没的心情。
    • 尾断终非俎上羞:拒绝被羞辱,强调个人的尊严。
    • 择地何年真得意: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 铺糟是处可同游:表现出对随意生活的向往,与朋友共享欢乐。
    • 南迁尚有公知我:即使迁移,他仍然有知己相伴。
    • 人事何须更预谋:对未来的豁达态度,顺其自然。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真切。比如“锋藏”与“尾断”的对比,构建了诗的内在张力。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变化的从容态度。透过对秋天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江国: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家园。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清句: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情感的寄托。
  • 酒馆:象征着自由与快乐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骚人”指的是? A. 画家
    B. 音乐家
    C. 诗人
    D. 学者

  2. “锋藏岂愿囊中脱”中“锋”指代什么?
    A. 锋利的刀
    B. 才华
    C. 笔锋
    D. 水锋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赠友人》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次韵毛君见赠》都表达了对时光和人事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后者则强调了友谊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诗文集》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苏辙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