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池吟·题励滋大郊居图小照》
时间: 2025-01-19 22:45:3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凤池吟·题励滋大郊居图小照
作者: 黄之隽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三岛楼台,十洲云水,才有如此神仙。
讶披图相见,似曾相识,韵宇翩然。
横榻科头,縠衫犹带御炉烟。
红尘不惹,桐蕉荷竹,尺五之天。
蓬莱儤直三世,有赐书万卷,插架相传。
在直庐深处,圆明园左,槐树街边。
退食归来,履痕踏不到花前。
忙何事,为沉吟应制新篇。
白话文翻译:
这幅图描绘了三座岛屿的楼台、十个洲的云水,真是仙境一般。
我惊讶地看到这幅图,好像曾经见过,韵味轻盈如飞。
躺在横榻上,轻薄的衣衫上还残留着炉火的烟雾。
世俗的尘埃不再打扰,只有桐树、蕉树、荷花、竹子,仿佛在尺五之天中。
蓬莱仙境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三代,有万卷的书籍相赠,插在书架上流传不衰。
在深邃的直庐中,圆明园的左侧,槐树街的边上。
吃过饭回到家,脚步印在花前却无法到达。
忙于何事,让我沉吟不已,准备创作新的篇章。
注释:
- 三岛楼台: 指代海上仙境的楼台,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十洲云水: 形容境界开阔,云水相连。
- 縠衫: 指轻薄的衬衣,带有烟火气息。
- 红尘: 俗世,世俗的烦恼。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山,象征长生与理想境界。
- 直庐: 指简朴的居所,象征清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之隽,清代诗人,以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励滋大郊居图的题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理想人居环境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感。
诗歌鉴赏:
《凤池吟·题励滋大郊居图小照》是一首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三座岛屿和十洲的云水,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仙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诗中提到“横榻科头,縠衫犹带御炉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红尘不惹,桐蕉荷竹”,表现出对于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似乎在强调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追求。而“退食归来,履痕踏不到花前”,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尽管生活美好,却难以真正达到那种理想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思,将自然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清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深切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岛楼台,十洲云水: 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自然图景,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讶披图相见,似曾相识,韵宇翩然: 表达了对图画的惊喜,仿佛与之有着不解之缘。
- 横榻科头,縠衫犹带御炉烟: 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种温暖与惬意的生活状态。
- 红尘不惹,桐蕉荷竹,尺五之天: 诗人对尘世的超然与对自然的向往。
- 蓬莱儤直三世,有赐书万卷,插架相传: 传达了对知识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 在直庐深处,圆明园左,槐树街边: 具体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加深了诗的真实感。
- 退食归来,履痕踏不到花前: 表达了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 忙何事,为沉吟应制新篇: 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创作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 “三岛楼台”比喻理想的生活环境。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 “履痕踏不到花前”赋予了足迹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理想生活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岛: 象征理想的居所与超脱的境界。
- 楼台: 代表着生活的艺术性与理想化。
- 红尘: 世俗的烦恼与挑战。
- 桐蕉荷竹: 自然元素,象征宁静与和谐。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十洲云水”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自然的美好
- C. 文化的传承
- “红尘不惹”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的依恋
- B. 对世俗的超然
- C.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通过山水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庐山谣》: 通过豪放的语言表达对山水的崇拜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之隽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诗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