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休日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休日稀公事,炎天废故书。
未须搔白首,留取试新梳。
不是平生嬾,何缘作计疏。
闲携小儿女,桥上看芙蕖。
白话文翻译:
在闲暇的日子里公务少,炎热的夏天我不再翻看旧书。
不必为白发而烦恼,留着时间试试新梳的发型。
并不是我一向懒惰,何以如今心情如此散漫。
闲着带着儿女,桥上欣赏那盛开的荷花。
注释:
- 休日:指闲暇的日子,不忙于公事。
- 稀公事:公务很少,指在休息日里不需要处理公务。
- 炎天:炎热的夏天。
- 废故书:不去翻阅旧书。
- 搔白首:白头发,形容年纪大了。
- 新梳:新的发型,展示一种轻松的心情。
- 平生嬾:一生懒散,不是天生懒惰。
- 作计疏:心情散漫,做事不再认真。
- 闲携小儿女:悠闲地带着孩子。
- 芙蕖:指荷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著称,擅长写景抒情,尤其是田园诗和咏物诗。杨万里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在一个闲暇的日子,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安逸,抒发了他对家庭和自然的热爱。社会环境是在南宋时期,政治动荡、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诗人以休闲的心态面对生活,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休日》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中,放下公事,享受家庭时光的惬意。首句“休日稀公事”即点明了主题,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了难得的休息时光。在炎炎夏日,他选择不去翻阅旧书,反而去试试新梳的发型,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接下来,诗人自我反思,承认自己并非天生懒惰,但因生活的琐事而显得心情散漫。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现实的选择相辅相成,揭示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扰与选择。最后,带着孩子去桥上观赏荷花,画面温馨而悠闲,生动展现了家庭的和谐美好。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白首”、“新梳”与“芙蕖”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情感深邃而不失幽默,寓意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休日稀公事:在休闲的日子里,公务很少,强调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状态。
- 炎天废故书:在炎热的夏季,不再去翻阅那些旧书,表达出一种对繁琐事务的逃避。
- 未须搔白首:不需要为自己白发而烦恼,显示出对年华流逝的洒脱态度。
- 留取试新梳:留些时间来尝试新的发型,体现了对生活新鲜感的追求。
- 不是平生嬾:并不是一向懒惰,揭示了内心的自我辩解与反思。
- 何缘作计疏:为何会如此心情散漫,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 闲携小儿女:悠闲地带着孩子,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与温暖。
- 桥上看芙蕖:在桥上欣赏荷花,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享受。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白首”与“新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 拟人:荷花在此不仅是植物,更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纯真。
- 排比:通过句式的重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使情感更为饱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休闲日子里的轻松心情,表达了对家庭、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它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渴望宁静的心态,以及对简单幸福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首:象征年华的流逝,暗示生活的无常与脆弱。
- 新梳:象征对新生活的期待与追求,体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 小儿女:代表家庭的温暖和乐趣,体现出亲情的美好。
- 芙蕖: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寓意生活的希望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休日稀公事”意味着什么?
- A. 工作很多
- B. 公务很少
- C. 没有假期
- D. 只做公事
-
“炎天废故书”中的“废”字指的是?
- A. 读书
- B. 不去翻阅
- C. 丢弃
- D. 忘记
-
诗中提到的“芙蕖”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玫瑰
- B. 荷花
- C. 菊花
- D. 兰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休日》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多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者则是对闲暇生活的享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