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泊舟庙山》

时间: 2025-01-01 15:49:43

平水长先晓,无风也自涛。

烟昏山昜远,岸润树难高。

去鹰鸣相报,游鱼冷总逃。

轻寒容可忍,清眺得辞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泊舟庙山
杨万里 〔宋代〕

平水长先晓,无风也自涛。
烟昏山昜远,岸润树难高。
去鹰鸣相报,游鱼冷总逃。
轻寒容可忍,清眺得辞劳。

白话文翻译:

晨曦初露,水面平静,却隐约有波涛涌动。
烟雾弥漫中,远山变得模糊,岸边的树木在湿润中难以高耸。
远处的鹰鸣声传来,游鱼因寒冷而纷纷逃离。
轻微的寒意是可以忍受的,远眺清晰的景致使我觉得所有的疲惫都值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水:指水面平静。
  • :早晨,指天刚亮的时候。
  • 无风也自涛:没有风也会有波涛,表达水面虽然平静但内心波动。
  • 烟昏:烟雾弥漫,视线模糊。
  • 山昜:山色淡远,昜指颜色。
  • 岸润:岸边湿润。
  • 轻寒:稍微的寒意。
  • 清眺:清晰地远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直接涉及具体的古典典故,但通过对景的描写,可以看作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常常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杨万里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和书法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改革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寄情于山水之中,反映了自己的心境与时代的关系。

诗歌鉴赏:

《晓泊舟庙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停泊在庙山附近的情景。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个清新宁静的自然画面,同时渗透着诗人的思考与感悟。

诗的开头“平水长先晓,无风也自涛”以“平水”开篇,给人一种平和安静的感觉,但随即提到“无风也自涛”,暗示内心的波动,水面上的波涛虽因无风而起,却正是自然的真实反映,暗示人心与自然的共鸣。

接下来,“烟昏山昜远,岸润树难高”描绘了远山在晨雾中的朦胧景象,岸边湿润的树木显得矮小,传达出一种压抑与孤寂的情感。这里的“烟昏”与“难高”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去鹰鸣相报,游鱼冷总逃”则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生动性,鹰鸣声传来,游鱼因寒冷而逃避,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无常。最后一句“轻寒容可忍,清眺得辞劳”则是诗人的心境转折,面对轻寒能够忍受,远眺清晰的景致让人觉得所有的疲惫都值得。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水长先晓:水面宁静,天色微明,暗示即将迎来新的开始。
  2. 无风也自涛:尽管没有风,但水面依然有波动,暗示内心的不安与思绪。
  3. 烟昏山昜远:山色因云雾而显得模糊遥远,渲染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4. 岸润树难高:湿润的岸边,树木成长受限,表现出一种局限性。
  5. 去鹰鸣相报:远方的鹰鸣声传来,似乎在提醒或呼唤。
  6. 游鱼冷总逃:游鱼因寒冷而逃避,表现出生命的敏感与脆弱。
  7. 轻寒容可忍:轻微的寒意可以忍受,表现出诗人的淡然。
  8. 清眺得辞劳:远眺清晰的景象使人忘却疲惫,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涛与内心的波动进行对比。
  • 对仗:如“轻寒容可忍,清眺得辞劳”,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游鱼的逃避赋予生命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内心平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平静与思绪。
  • :代表着远方的追寻与梦想。
  • :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逃避。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水长先晓”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宁静与安然
    B) 喧嚣与混乱
    C) 兴奋与期待

  2. “游鱼冷总逃”中的“冷”指的是什么? A) 温度
    B) 寂寞
    C) 恐惧

  3. 诗人如何看待“轻寒”? A) 不可忍受
    B) 可以忍受
    C) 非常喜欢

答案:

  1. A) 宁静与安然
  2. A) 温度
  3. B) 可以忍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晓泊舟庙山》和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细节的刻画,后者则强调意境的空灵。两者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情感的渲染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大会:经典诗词解析》
  • 《杨万里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