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得风晚至灵洲》

时间: 2025-01-01 15:57:50

春尽侬随去,江行兴未穷。

时烦数点雨,轻洒一孤篷。

岸树苍茫外,人家点缀中。

海神能饯我,借与半帆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行得风晚至灵洲
春尽侬随去,江行兴未穷。
时烦数点雨,轻洒一孤篷。
岸树苍茫外,人家点缀中。
海神能饯我,借与半帆风。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尽,我也要随着季节的变迁而离去,江上的行程似乎还没有尽头。此时又碰上几滴细雨,轻轻洒落在孤独的小船篷上。岸边的树木在远处显得苍茫,而人家则在其中点缀着。海神可否送我一程,借给我半帆的风,让我顺利抵达目的地。

注释:

  • 春尽:春天结束,此处指季节的轮回。
  • :你,指代自己。
  • 兴未穷:兴致未尽,表示对江上行程的热情仍在。
  • 时烦:此时烦扰,形容雨的到来。
  • 点缀:修饰,形容人家在景色中如同点缀一般。
  • 海神:指海的神灵,古代信仰中对海洋的崇拜。
  • 饯我:送别我,古时常用的送行之语。
  • 半帆风:借用的风力,象征着顺利航行的愿望。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海神”一词体现了古代人对海洋的崇拜与敬畏,表达了对航行安全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热爱而闻名,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为主。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春末时节,作者乘船行江的途中写成,表达了对江上美景的热爱和对未来旅途的期待。

诗歌鉴赏:

《舟行得风晚至灵洲》是杨万里的一首佳作,诗中将个人的行旅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在春尽之际,诗人以“春尽侬随去”开篇,直接引入了离别的情感,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描绘了江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旅途无尽的兴致,“江行兴未穷”突显了他对旅行的热情与向往。

细雨轻洒在孤舟上,带来了一丝惆怅与孤独,然而在苍茫的岸树与点缀的人家中,诗人又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最后,诗人寄托了对海神的祈愿,希望能借得一丝风力,顺利航行,展现了他对旅程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旅途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尽侬随去:春天结束,我也要离去,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感伤。
    2. 江行兴未穷:在江上行船,兴致依然未尽,表现出对旅程的热情。
    3. 时烦数点雨:此时正下着几点细雨,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轻洒一孤篷:细雨轻轻洒落在孤独的小船篷上,营造出孤独又诗意的景象。
    5. 岸树苍茫外:岸边的树木在远处显得模糊而苍茫,体现出一种孤独感。
    6. 人家点缀中:人家的房屋在其中点缀,增添了生气与温暖。
    7. 海神能饯我:海神是否能送我一程,寄托了对旅途安全的期盼。
    8. 借与半帆风:希望借助一半的风,表现出对顺利航行的期待。
  • 修辞手法

    1. 拟人:“海神能饯我”,赋予海神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2. 比喻:“孤篷”比喻诗人的孤独感,生动形象。
    3.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江上旅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旅途的期待,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希望的到来。
  • 江水:代表着流动的人生与旅途的无尽。
  • 细雨:象征着孤独与惆怅,同时也为景色增添了一种柔和的美感。
  • 孤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独立。
  • 岸树与人家:象征着生活的温暖与人际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尽侬随去”的意思是: A. 春天来了
    B. 春天结束,我要离去
    C. 春天还在继续

  2. 诗中提到的“海神”是指: A. 一个历史人物
    B. 海洋的神灵
    C. 一种自然现象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伤感与失落
    B. 热情与期待
    C. 无奈与绝望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作品,描绘了早晨出发的旅途感悟。
  • 《夜泊牛津口》:杜甫的作品,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热爱自然,但李白偏向豪放,表达壮志;而杨万里则更细腻,体现出对生活的温柔观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杨万里诗集》
  2. 《宋代文学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