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杏花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8:10:01

迥出千花合受降,不然受拜亦何妨。

行穿小树寻晴朵,自挽芳条嗅暖香。

却恨来时差已晚,不如清晓看新妆。

朗吟清露温风句,恼杀诗翁只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郡圃杏花二首 其二》
作者:杨万里

迥出千花合受降,
不然受拜亦何妨。
行穿小树寻晴朵,
自挽芳条嗅暖香。
却恨来时差已晚,
不如清晓看新妆。
朗吟清露温风句,
恼杀诗翁只断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盛开的美景,诗人走出繁花似锦的园圃,心中却有些遗憾。虽然有千花盛放,但若不去欣赏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小树间穿行,寻找阳光下绽放的花朵,轻轻折下一枝,细闻其香。诗人感叹来得太晚,不如在清晨时分欣赏那新妆的花朵。站在温暖的春风中,吟诵着清露滋润的句子,惹得诗人心中不禁感到伤感。

注释

  • 受降:意指迎接降临的花朵,暗指花的盛开。
  • 芳条:指花枝,芳香的枝条。
  • 清晓:清晨,指花朵开放的时间。
  • 断肠:形容心中悲伤,难以自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杏花盛开的时节,诗人以花为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遗憾,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郡圃杏花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杏花的盛开,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欢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开头就描绘出“千花合受降”的盛况,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花海中,令人陶醉。然而,随之而来的“行穿小树寻晴朵”,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春天的渴望。诗人自挽芳条,细嗅暖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而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丝惋惜,“却恨来时差已晚”,诗人因未能及时欣赏杏花的美丽而感到遗憾,这种情感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的结尾,朗吟清露的句子,虽是温馨的描绘,却因“只断肠”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伤感与无奈。整首诗在轻快与惆怅之间游走,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迥出千花合受降”:形容花朵盛开,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 “不然受拜亦何妨”:即便不去欣赏,也无妨。
    • “行穿小树寻晴朵”:在小树间穿行,寻找阳光下的花朵。
    • “自挽芳条嗅暖香”:自己折下一枝,细嗅其香。
    • “却恨来时差已晚”:感叹自己来的太晚。
    • “不如清晓看新妆”:比起晚来,不如在清晨欣赏新开的花。
    • “朗吟清露温风句”:在春风中吟诵诗句。
    • “恼杀诗翁只断肠”:心中感到无比伤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盛开比作迎接春天的情景。
    • 拟人:花朵仿佛有生命,能够“受降”。
    • 对仗:全诗在对仗上严谨,营造出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小树:代表自然的生命力。
  • 清晓:象征新生与美好开始的时刻。
  • 温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柔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花合受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迎春天
    • B. 美好事物的忧伤
    • C. 自然的萧条
    • D. 诗人的孤独
  2. “却恨来时差已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遗憾
    • C. 愤怒
    •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前者注重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而后者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深邃。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欢快,后者则偏向沉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