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芙蓉》

时间: 2025-01-19 17:41:53

媚色津津散朵芳,道人装束胜红妆。

诗人若作桃花看,便觉西风不甚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芙蓉
作者: 黄庚 〔宋代〕

媚色津津散朵芳,
道人装束胜红妆。
诗人若作桃花看,
便觉西风不甚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美丽的黄芙蓉花,花色娇艳,香气扑鼻,宛如妆容胜过红妆的美人。诗人仿佛看着桃花,感受到秋风的凉意似乎不再那么刺骨。


注释

字词注释

  • 媚色:指美丽的颜色。
  • 津津:形容气味或色彩鲜明,令人陶醉。
  • 散朵芳:花瓣散开,散发出芳香。
  • 道人:指修道之人,可引申为道士或隐士。
  • 红妆:指浓妆艳抹的装扮。
  • 桃花:象征美丽和春天的花朵。
  •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凉意。

典故解析

  • 桃花: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短暂,常与爱情或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细腻、清新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秋天的时节,诗人看到黄芙蓉盛开的情景,借花抒发自己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黄芙蓉》是一首以黄芙蓉花为题材的古诗,诗中通过对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黄芙蓉的美丽,"媚色津津散朵芳",不仅展示了花的色彩之美,还暗示了其香气的诱人,表现了大自然的魅力。接着,"道人装束胜红妆",则将花与美人的装扮相提并论,突出了黄芙蓉的独特之美,甚至超越了人间的妆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造美的反思。

然而诗人并不止于此,他用"诗人若作桃花看"来引入了自身的感受,桃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青春和美好,寓意着短暂与流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美好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最后一句"便觉西风不甚凉"则是对前面描写的反思,秋风虽然带来凉意,却因为黄芙蓉的美丽而显得不再刺骨,这种细腻的情感转折让整首诗更加生动、富有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媚色津津散朵芳:描绘了黄芙蓉的美丽,色彩鲜艳,花香四溢。
  2. 道人装束胜红妆:将花与美人的妆容对比,突显黄芙蓉的独特魅力。
  3. 诗人若作桃花看:引入诗人的自我感受,将花的美与桃花的象征意义相结合。
  4. 便觉西风不甚凉:通过秋风的描写,表达了黄芙蓉的美让诗人感受到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美人,增强了视觉和嗅觉的冲击力。
  • 拟人:赋予花以人的特征,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调了在美丽面前,生活的苦涩与凉意也变得温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芙蓉:象征自然的美丽,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 桃花:代表青春、美好与短暂。
  • 西风:象征秋天的凉意,隐喻人生的无常。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黄芙蓉的美在于其自然与纯真,桃花则是人间的美好与脆弱,西风则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 A. 白色
    • B. 红色
    • C. 黄色
  2. 填空题:诗人将黄芙蓉比作__

  3. 判断题:诗中的西风象征着温暖的春天。(对 / 错)

答案

  1. C
  2. 美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桃花扇》 - 孙承宗
  2.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黄芙蓉《桃花扇》:两者都通过花的美丽表现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但《桃花扇》更侧重于历史和人情,而《黄芙蓉》则专注于瞬间的美好。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导读》
  3.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