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瓶花》

时间: 2025-01-01 16:24:42

清露细研妆粉,翠绡斜映轻红。

春光留住小屏动。

高低非困雨,疏密岂欹风。

换水移枝郑重,湘帘淡月朦胧。

谁言花事已成空。

荼蘼香梦里,素影画图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露细研妆粉,翠绡斜映轻红。
春光留住小屏动。高低非困雨,疏密岂欹风。
换水移枝郑重,湘帘淡月朦胧。
谁言花事已成空。荼蘼香梦里,素影画图中。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露水轻轻地研磨成妆粉,翠绿色的绸子斜斜地映照着淡淡的红色。
春光留在小屏风上,微微摇动。高低的花枝不怕雨打,疏密的花朵又怎会因风而倾斜?
小心翼翼地换水,轻轻移动花枝,湘帘下淡淡的月光显得朦胧。
谁说花事已经成空?在荼蘼花香的梦中,素雅的身影像画图一样存在。

注释:

  • 清露:指清晨的露水。
  • 细研妆粉:形容磨制精细的妆粉,暗示清新与美丽。
  • 翠绡:翠绿色的绸子,古代常用作窗帘或屏风。
  • 小屏:小屏风。
  • 郑重:形容小心谨慎的态度。
  • 荼蘼:指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逝去与美好回忆。

典故解析:

荼蘼花是春末夏初盛开的花,常被用来象征青春的消逝与时光的流逝。诗中提到的“花事已成空”可以看作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表现出对春天的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立(1645-1715),清代诗人,工诗词,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逐渐稳定、经济发展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花卉的美丽,表达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临江仙·瓶花》是顾贞立的一首典雅的词作,整体结构紧凑而富有韵律感。诗的开头以“清露细研妆粉”引入,描绘出清晨的花卉,仿佛让读者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花卉的美丽,也通过“换水移枝郑重”等细节,传达了对生命之美的珍重。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高低非困雨,疏密岂欹风”表达出花卉在自然环境中的坚韧,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美好永不会被动摇。最后,诗人用“谁言花事已成空”反问,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深刻揭示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对青春与美好的追求。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生命之间深厚的联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露细研妆粉:清晨的露水如同精致的妆粉,体现出花的娇美。
    • 翠绡斜映轻红:翠绿色的绸子映衬着轻柔的红色,增添了花的色彩。
    • 春光留住小屏动:春光在小屏风上流动,表现出生机与活力。
    • 高低非困雨,疏密岂欹风:花的姿态不受雨水与风的影响,象征坚韧与不屈。
    • 换水移枝郑重:小心翼翼地更换水与调整花枝,体现出对生活美好的维护。
    • 湘帘淡月朦胧:湘帘下的月光映衬出一种幽静的美感。
    • 谁言花事已成空:反问的形式,表达对花开花落的无奈与惋惜。
    • 荼蘼香梦里,素影画图中:在梦中与画中,花的香气与美丽永存,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露细研妆粉”,将露水比作妆粉,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花的姿态如同人在风雨中坚韧不拔,赋予花以生命的特征。
    • 对仗:如“高低非困雨,疏密岂欹风”,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花的美丽与春天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反映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清露:象征着新生与纯净,代表着生命的开始。
  • 翠绡:代表着美丽与柔和,增添了诗的视觉效果。
  • 荼蘼: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来临,反映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考,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露”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新生与纯净
    C. 暴风雨
    D. 寂静

  2. “高低非困雨”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坚韧与不屈
    C. 快乐
    D. 无所谓

  3. “湘帘淡月”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喧闹
    B. 幽静与美丽
    C. 繁忙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顾贞立的《瓶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顾贞立更侧重于花卉的象征与坚韧,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柔情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