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时间: 2025-01-01 18:54: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退清闲如致仕,
酒余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
卧看萦帘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
年来古井不生澜。
只愁戏瓦闲童子,
却作泠泠一水看。
小阁低窗卧晏温,
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
谁识东坡不二门。
白话文翻译
公退后清闲如同退休,
酒后欢欣似乎重回故乡。
不妨有些安心的病痛,
躺卧看着窗帘轻摇一炷香。
心中有什么要求来消遣病痛,
这些年来古井里波澜不惊。
只担心的是玩耍的闲童子,
却又像看那潺潺流水般轻松。
小阁的低窗下我卧得舒适温暖,
一切了然于心,既非默然也非言语。
维摩诘示病的我确实生病,
谁能识得东坡的真意在何方。
注释
- 致仕:指退休。
- 欢适:欢快愉悦。
- 安心病:指心境安宁的病,不是病痛的折磨。
- 萦帘:绕着帘子,形容烟雾缭绕的情境。
-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的样子。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菩萨,以示病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和贬谪,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尤以豪放、洒脱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面对生活的困境与身体的病痛,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然与乐观态度。诗中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苏轼在病痛中思考人生的感悟。开头的两句,诗人用“清闲”和“欢适”描绘了退休后的生活状态,仿佛在享受一种恬淡的生活。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他对病痛的态度,既然已经无法避免,不如安然对待,卧看香烟缭绕,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从容和安逸。
“心有何求遣病安”一句,表达了他对内心需求的思索,似乎病痛并未影响他内心的平静,而是成为了他思考人生的一个契机。“古井不生澜”则用古井的宁静象征他内心的安宁,尽管外界喧嚣,但他内心的波澜却是少之又少。
最后几句,他通过小阁低窗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宁静的向往。而“维摩示病吾真病”又将诗意推向更高的哲学层面,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最终留下了一个开放的结尾,让人思考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整首诗不仅表露了诗人的个性,也传达了深邃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退清闲如致仕:诗人描绘退隐后的生活状态,闲适如同退休。
- 酒余欢适似还乡:在饮酒后的欢愉中,感受到如同回到故乡的温暖与亲切。
- 不妨更有安心病:对身体的病痛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
- 卧看萦帘一炷香:躺在床上,看着窗帘轻轻摇曳,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 心有何求遣病安:在思考内心的需求,试图寻求对病痛的安慰。
- 年来古井不生澜:岁月流逝,内心如同古井一样,没有波澜。
- 只愁戏瓦闲童子:担心玩耍的孩童在无聊中打发时光。
- 却作泠泠一水看:想象着流水般轻松的情景,心中有所寄托。
- 小阁低窗卧晏温:在小阁中,低窗之下,卧得安暖。
- 了然非默亦非言:心中明了,既不是默然的思考,也不是言语的表达。
- 维摩示病吾真病:借用维摩诘的典故,表明自己确实生病。
- 谁识东坡不二门:自问谁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闲的生活比作退休,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美。
- 拟人:将古井比作无波澜的象征,赋予了其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在遭遇病痛与生活困扰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省的深刻态度。他通过对周围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古井: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岁月的无波。
- 窗帘:代表着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传达出一种闲适与惬意。
- 香火:象征着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诗中用什么比喻形容退休后的生活?
- A. 清闲如致仕
- B. 欢适似还乡
- C. 安心病
- D. 古井不生澜
-
诗中提到的“维摩”指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哲学家
- C. 一位佛教菩萨
- D. 一位历史人物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怨天尤人
- B. 安然自得
- C. 无所作为
- D. 忧心忡忡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悟。
- 《赤壁赋》: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王维《终南山》
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的亲近,体现出类似的生活哲学和内心追求。
李白《将进酒》
则通过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狂放态度,展现了另一种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