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公挽词三首》
时间: 2025-01-01 16:15: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国非乔木,兴王有世臣。
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
德业经文武,风流表缙绅。
空余行乐地,处处泣遗民。
再世忠清德,三朝翼赞勋。
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
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
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
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
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
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白话文翻译:
故乡不似高大的树木,兴盛的王朝有世代的臣子。
可叹我在世的后辈,尚能关心年老的亲人。
德行和业绩在文武方面都有所成就,风采超群的大家子弟。
空余欢乐的地方,到处都是遗民的哭泣。
再世的忠诚和清白,三朝之中辅佐赞美的功勋。
事业成功却不归故国,只敢问谁能忘记君主。
旧时的学问严于诗律,我的威望安定了边塞的氛围。
何时能继承韩奕的风范,曾经的官吏皆能写文。
西边的楼阁开张,首次宴会点燃了后尘。
笙歌邀请白发老人,灯火下乐享青春。
扶着路走到三更时分,回头却是一个新梦。
写诗时墨水尚未干,卷起诗卷独自沾湿手巾。
注释: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稳重和长久的根基。
- 兴王:建立王朝的君主。
- 德业:道德和事业,这里指的是功绩。
- 缙绅:指地位高贵的士人。
- 遗民:失去家园、国家的人民。
- 翼赞:协助和赞美,表示对君主的支持。
- 韩奕:指历史上的韩奕,象征优秀的官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情感深厚、意境悠远著称,兼具豪放和细腻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挽词是苏轼为已故友人所作,表达了对朋友逝去的哀悼及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体现了苏轼对忠诚与德行的追求。
诗歌鉴赏:
《韩康公挽词三首》体现了苏轼的深厚情感与对时代的思考。整首诗在哀悼中流露出对国家、对民生的关切,反映了诗人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开头两句通过“故国非乔木”引出对故乡的怀念,接着用“兴王有世臣”点明了时代的变迁与王朝的兴衰。诗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空余行乐地”和“处处泣遗民”,前者是个人享乐的描绘,后者则是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在情感的表达上,苏轼通过描绘忠清德的再世与对功成不归国的感慨,展现了他对忠诚与责任的坚守。最后的“回头一梦新”更是对过往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展望,诗歌在哀伤中透出一丝希望与追求,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故国不如高大的树木,象征着失落的故乡和缺乏根基的现实。
- 向后辈感叹,虽已去世的老者仍旧需要关怀。
- 提及文武双全的德业,表达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 对于欢乐的追求与民众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
- 忠诚与清白在历史中显得尤为珍贵。
- 成功后却不归国,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责任感。
- 提到旧学的规范,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 期待继承韩奕的风范,寄托对官吏群体的期待。
- 通过宴会和乐曲描绘出岁月的流逝。
- 通过夜色与梦境的意象展现对人生的感悟。
- 诗歌尚未干透,象征着感情的真挚与真实。
-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欢乐与悲伤的对比,加深情感的冲击力。
- 隐喻:将故国比作乔木,表达失落与怀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面上是对故人的哀悼,实则深刻反映了对国家、对人心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和对忠诚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故国:象征着根基与归属感。
- 泣遗民:代表了社会底层的痛苦与无奈。
- 忠清德:象征着理想中士人的品德。
- 笙歌与灯火: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国非乔木”意指: A. 故乡如树
B. 故乡不如树木
C. 故乡是高大的树
D. 故乡不重要 -
诗中提到“再世忠清德”主要表达: A. 对忠臣的怀念
B. 对功名的渴望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民众的同情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可对比苏轼的《韩康公挽词》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对国家动荡与民众疾苦的关切,但苏轼更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则更为直接和沉重,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