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莲种山净无尘,
千古风流社里人。
禅律定知谁束缚,
过溪沽酒见天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白莲,象征着清净无尘的境界。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风流人物的辉煌,提到在社团中人们的风采。接着,他探讨禅宗的教义,质疑谁才是真正的束缚,最后表达自己在溪水旁喝酒、体悟自然的天真自在。
注释:
- 白莲:象征纯洁、无垢的理想,通常被视为佛教的象征。
- 千古风流社里人:历史上风流倜傥、才俊出众的人,社里指当时风雅之士的聚集之地。
- 禅律:指禅宗的教义和规矩。
- 束缚:这里指的是世俗的拘束与限制。
- 过溪沽酒:意思是过小溪喝酒,体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 见天真:领悟到自然的真实和真性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风格清新脱俗,善于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庭坚隐居于东林寺时期,描绘了他对禅宗哲学的思考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身处山林之中,他反思历史人物,感慨人生的束缚与自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开头的“白莲种山净无尘”带有浓厚的禅意,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尘生活的向往,暗示他对世俗的超脱。接着的“千古风流社里人”则是对历史上那些才俊的追忆,似乎在对比他们的辉煌与自己隐居生活的平淡。诗中“禅律定知谁束缚”的提问,既是对自我内心的拷问,也是对社会习俗的反思,表明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与对世俗束缚的质疑。最后一句“过溪沽酒见天真”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饮酒的行为不仅是对人生的享受,也是对自然天真的感悟。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高洁的情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白莲种山净无尘”:描绘了一个清净的山中白莲,象征纯洁。
- 第二联“千古风流社里人”:回忆历史上风流人物,表达对他们的钦佩。
- 第三联“禅律定知谁束缚”:思考禅宗教义,质疑社会对人的束缚。
- 第四联“过溪沽酒见天真”:表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享受洒脱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白莲象征纯洁。
- 对仗:“千古风流”与“社里人”形成鲜明对比。
- 反问:通过“谁束缚”引发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纯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白莲:象征清高、纯洁的品德,常与佛教文化结合。
- 溪水:流动的水象征着生活的自在与流畅。
- 酒:代表着洒脱与对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莲”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纯洁
- B. 财富
- C. 权力
-
诗中提到的“千古风流社里人”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人
- B. 历史上的才俊
- C. 僧侣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世俗名利
- B. 自然与天真
- C. 学问与智慧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与洒脱生活的向往。
- 王维《鹿柴》:体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东林寺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自由与哲思,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黄庭坚全集》
- 《中国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