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衡父满翁》
时间: 2025-01-19 19:1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只卓来篇不许双,社坛高处立旌幢。
自知孤敌难为胜,欲竖长幡一面降。
须学依墙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庞。
何时玉手归重搦,笑倒秋醪潋灩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艰巨的局势时,心中孤独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知道自己在高处立足,孤立无援,难以获得胜利,因此希望能像长旗一样招降敌人。诗中提到要学习楚国的悲哀,表现出对困境的感叹,最后以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尾。
注释:
字词注释:
- 卓:高高地立着,直立。
- 旌幢:指旗帜和幢盖,古时用于社坛祭祀。
- 孤敌:孤立的敌人,这里指作者孤身面对的困难。
- 长幡:长旗,用来招降敌人。
- 依墙:依靠墙壁,这里意指借助环境。
- 哭楚:借用楚国的悲哀,指悲痛的情绪。
- 潋灩: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哭楚:源自楚国的历史,楚国在春秋时期多次遭遇战乱,诗人用此典故表达自己的悲伤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以词工巧、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令面临困境时,表达了他对孤独的感慨和对未来转机的渴望。社会动荡,个体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诗歌鉴赏:
《寄衡父满翁》是一首情感深邃的古诗,诗中透露出作者面临孤立无援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通过“只卓来篇不许双”传达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似乎在说自己在高处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社坛高处立旌幢”,则描绘了一个庄严的场景,象征着祭祀与对过去的怀念。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意识到“自知孤敌难为胜”,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愈发明显。想要“竖长幡一面降”,表达了他渴望与敌人和解的心情。诗中提到的“须学依墙勤哭楚”,让人联想到楚国的历史,表现出一种对故国兴亡的感慨与无奈。
最后两句“何时玉手归重搦,笑倒秋醪潋灩缸”,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通过“玉手”和“秋醪”,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重拾过往的快乐。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孤独与团圆的主题,使人感受到作者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只卓来篇不许双”:高处立着的自己,无法与他人分享。
- “社坛高处立旌幢”:祭坛上高高竖起的旗帜,象征着孤独与威严。
- “自知孤敌难为胜”:深知孤立无援,难以获胜。
- “欲竖长幡一面降”:希望用长旗招降敌人,表达和解的愿望。
- “须学依墙勤哭楚”:应学习楚国的悲哀,流露出对困境的感叹。
- “莫同伏弩助收庞”:不应与他人共同抵抗,反而是要寻求解决之道。
- “何时玉手归重搦”:期待亲人回归,渴望团圆。
- “笑倒秋醪潋灩缸”:以笑声驱散悲伤,向往美好生活的重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幡”比作招降的希望,展现出对胜利的渴望。
- 拟人:通过“玉手归重搦”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念与渴望和解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个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反思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幢:象征着孤独与威严。
- 长幡:象征着希望与和解。
- 秋醪:象征着团圆与美好生活。
这些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及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敌”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敌人
c) 自己 -
“须学依墙勤哭楚”中的“楚”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国家?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时期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豪
b) 孤独与渴望
c) 胜利
答案:
- b) 敌人
- c) 春秋时期
- b) 孤独与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王令的《寄衡父满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王令更注重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展现了对酒的欢愉与逃避现实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令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