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呈介甫》

时间: 2025-01-01 14:33:10

羁旅迫岁晚,班毛混满簪。

游无輠下马,坐乏囊中金。

尘涨风声浊,天昏雪气深。

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羁旅迫岁晚,班毛混满簪。
游无輠下马,坐乏囊中金。
尘涨风声浊,天昏雪气深。
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

白话文翻译:

在这年末的旅途中,不得不急于归去,头上的簪子上满是班毛。
游玩无趣只得下马,坐下时口袋里没有钱财。
尘土飞扬,风声嘈杂,天色昏暗,雪气沉重。
幸好听到清雅的论道,整日都能解脱悲伤与吟唱。

注释:

  • 羁旅:指旅途中的艰难生活,羁旅即受困于旅途,难以归乡。
  • 班毛:班毛是指雀鸟,喻指头饰上羽毛的装饰,常用来形容华丽的打扮。
  • 游无輠:游玩没有乐趣,輠(音:shǔ)指的是乐趣、趣味。
  • 尘涨:尘土飞扬,形容环境的污浊。
  • 清论数:清雅的论道,数指数量,意为不止一两次。
  • 解悲吟:解除悲伤的吟唱,意为通过讨论或交流来舒缓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约公元996年-约公元1048年),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而闻名。王令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年末,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旅途的孤寂和经济的拮据,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获得了一丝慰藉。

诗歌鉴赏:

《羁旅呈介甫》是一首表现旅途孤独与思考的诗篇。开篇“羁旅迫岁晚”,便可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叹,岁末之际,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中“班毛混满簪”的描写,既有华丽的外表,又隐含着内心的孤寂,揭示了外表的繁华与内心的空虚之间的矛盾。

“游无輠下马,坐乏囊中金”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无奈,游玩无趣,口袋空空,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愈加明显。而后两句“尘涨风声浊,天昏雪气深”,用景象描绘了旅途中恶劣的环境,仿佛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了呼应,整个世界都显得灰暗而沉重。

结尾的“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则是诗人的转机,清雅的讨论让他在孤独中找到了慰藉,心灵得到了一丝解脱,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性。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羁旅迫岁晚:身处异乡,年末将至,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对归乡的渴望。
  2. 班毛混满簪:外表装扮华丽,却反衬出内心的失落。
  3. 游无輠下马:游玩失去乐趣,表达了身心的疲惫。
  4. 坐乏囊中金:口袋空空,经济拮据,加重了诗人的悲伤。
  5. 尘涨风声浊:环境恶劣,外界的嘈杂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相呼应。
  6. 天昏雪气深:描绘自然景象,反映诗人情绪的沉重。
  7. 幸闻清论数:与友人交流,听到清雅的论道,心灵得到慰藉。
  8. 竟日解悲吟:通过讨论,解脱了内心的悲伤,恢复了诗人的诗意与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尘涨风声浊,天昏雪气深”,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丰富了诗的层次。
  • 隐喻:如“班毛”象征着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空虚。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旅途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传达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羁旅:象征着流浪与困顿,反映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班毛:象征外表的华丽,反映内心的孤独。
  • 尘土与雪气:分别象征生活的困扰与内心的沉重。
  • 清论:象征着知识与交流的力量,使人获得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羁旅”意指: A. 归乡
    B. 旅途
    C. 乡村

  2. “游无輠”中的“輠”字意为: A. 旅行
    B. 乐趣
    C. 烦恼

  3. 诗中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悲伤
    C. 孤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江雪》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江雪》与《羁旅呈介甫》均表现了孤独的旅人心境,但《江雪》更加强调自然的冷酷与人心的孤寂,而《羁旅呈介甫》则加入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温暖,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令诗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羁旅呈介甫》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