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时间: 2025-01-19 17:53:41
书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
斯人魁磊岂假此,愿见克复东西都。
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
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
眼看僭伪忽亡灭,逆党未足劳诛锄。
万方助顺事可卜,火运要是穹苍扶。
兴衰拨乱戴真主,会扫氛祲开云衢。
於今荆淮付诸将,控带川陕襟江湖。
傥能倒用进筑法,更许世袭宏规模。
两河境土不难办,狡寇胆薄游魂孤。
古今从闻作戎首,中国礼义终如初。
公家自有中兴相,雅意泰阶光六符。
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
整顿乾坤赖公等,我病只合山林居。
残年正尔甚易与,不过二顷邻一区。
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
与君痛饮遽成别,努力强饭供时须。
男儿富贵亦细事,否泰相反分贤愚。
酒酣起舞莫作恶,行矣自爱千金躯。
本朝再造旧基业,速拯涂炭疲氓萝。
勿令毫发有遗恨,文章尔雅华国犹其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 张元干
书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
斯人魁磊岂假此,愿见克复东西都。
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
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
眼看僭伪忽亡灭,逆党未足劳诛锄。
万方助顺事可卜,火运要是穹苍扶。
兴衰拨乱戴真主,会扫氛祲开云衢。
於今荆淮付诸将,控带川陕襟江湖。
傥能倒用进筑法,更许世袭宏规模。
两河境土不难办,狡寇胆薄游魂孤。
古今从闻作戎首,中国礼义终如初。
公家自有中兴相,雅意泰阶光六符。
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
整顿乾坤赖公等,我病只合山林居。
残年正尔甚易与,不过二顷邻一区。
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
与君痛饮遽成别,努力强饭供时须。
男儿富贵亦细事,否泰相反分贤愚。
酒酣起舞莫作恶,行矣自爱千金躯。
本朝再造旧基业,速拯涂炭疲氓萝。
勿令毫发有遗恨,文章尔雅华国犹其余。
白话文翻译
我曾亲手校对过舆地图,历史上的变迁都在铅黄朱红中记录。
这位仁人志士的伟大并不需要这些资料,他的愿望是希望能够恢复东西两都。
他胸中远大的计划指挥着万事,书卷在他的腹中支撑着他的理想。
深知祸乱的根源在于幽蓟,王气被青徐之地吞没的迹象也让我感到担忧。
眼看那些伪君子很快就会灭亡,反对的势力不足以被追讨和铲除。
万方的顺势而为是可以预见的,火运的兴衰需要苍天的庇护。
兴衰与拨乱都要遵循真主的意志,才能扫除邪恶,开辟光明的道路。
如今荆淮的事务交给将领,控制住川陕,保卫着江湖。
如果能正确利用进筑之法,或许可以允许世袭建立宏伟的基业。
两河的边界并不难治理,狡诈的敌人胆小而孤立。
古今中外都有作战的领袖,中国的礼义始终如一。
公家自有中兴之相,理想与和平的光辉照耀着国土。
在艰难困苦中兄弟相扶持,直想齐心共进。
承明入朝一见便定下决策,三迁的故事成为了人们的借鉴。
整顿天下的事务还需要你们的努力,而我只适合隐居山林。
我这暮年虽然安逸,但也不过是二顷地的邻居而已。
一生的故友大多在庙中,老僧何愁没有门徒。
与君痛饮之后匆忙告别,努力在此时强作欢颜。
男儿追求富贵也是小事,顺境与逆境都能分辨出贤愚。
酒酣之际起舞切勿作恶,行路间要自爱如金。
当今再次建立旧日的基业,急需拯救那些受苦的百姓。
不要让毫发之遗留下一丝怨恨,文采的优雅仍为华国所持。
注释
- 舆地图:古代的地图,舆指地理,地图即地理图。
- 魁磊:指人杰出、伟大。
- 克复:恢复。
- 幽蓟:古地名,指的是幽州和蓟州,常用来指代北方的敌人。
- 王气:帝王之气,象征着权力和统治。
- 火运:指运势,尤其是与国家兴衰相关的运势。
- 穹苍:天空,通常指天的高大和广阔。
- 荆淮:指荆州和淮河地区,典型的军事重地。
- 进筑法:进攻和筑城的策略和方法。
- 承明:指承明政权,或代指某个历史时期的朝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容,号宰庐,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既有豪放之气,又兼具细腻之情,常常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战乱频繁。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寄托了对朋友李叔易前途的鼓励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朝政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是一首气势恢宏的送别诗,表现了作者对李叔易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前景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地理知识,展现了作者博学的才华。开篇便以“书尝手校舆地图”引入,既表明了他对国家地理及历史的熟悉,也为后文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作者在诗中多次提及“祸起取幽蓟”,显示出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忧虑国家的动乱与敌人的威胁。同时,他也不乏对未来的希望,强调“万方助顺事可卜”,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待。在情感上,诗人对李叔易的送别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以“与君痛饮遽成别”道出送别的悲伤,却又以“男儿富贵亦细事”传达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语言洗练,运用了大量的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美感。诗的最后,诗人以“勿令毫发有遗恨,文章尔雅华国犹其余”结束,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也希望李叔易能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国家命运和未来的深思熟虑,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尝手校舆地图:我曾亲手校对地图,显示出对国家地理的熟悉。
- 上下千载铅黄朱:千年历史通过铅黄朱红的文字记录,强调历史的沉重。
- 斯人魁磊岂假此:此人伟大,不需要这些资料来证明。
- 愿见克复东西都:希望能见到国家恢复往昔的繁荣。
- 胸中远略指诸掌:心中有远大的计划,指挥着一切。
- 深知祸起取幽蓟:知道祸乱的根源在于北方的敌人。
- 眼看僭伪忽亡灭:伪政权即将灭亡,形势一片大好。
- 万方助顺事可卜:全国上下的顺势而为是可以预见的。
- 兴衰拨乱戴真主:兴盛与衰败都要依靠上天的意志。
- 於今荆淮付诸将:现在荆淮的事务交给将领去处理。
- 傥能倒用进筑法:如果能利用进攻和筑城的策略。
- 两河境土不难办:治理两河地区并不困难。
- 古今从闻作戎首:古今中外都有出众的军事领袖。
- 公家自有中兴相:国家自有复兴之相。
- 整顿乾坤赖公等:整顿国家的事务还需依靠你们的努力。
- 残年正尔甚易与:我这暮年生活安逸。
- 与君痛饮遽成别:与君痛饮后匆匆告别。
- 本朝再造旧基业:当今重新建立旧的基业。
- 勿令毫发有遗恨: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多次出现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胸中远略”比喻人的远大志向。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强调了对国家复兴的期盼与努力,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历史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图:象征历史与地理,代表对国家的关心。
- 江湖: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与责任,表明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 酒:象征友情与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李叔易的送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依依不舍 -
“胸中远略指诸掌”中的“远略”指的是什么? a) 近视
b) 长远的计划
c) 短期目标 -
诗中提到的“荆淮”指的是哪些地区? a) 东方
b) 西方
c) 中部
答案:
- c) 依依不舍
- b) 长远的计划
- c) 中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和对未来的期望。
- 《赠花卿》(杜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是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遭遇。
- 《夜泊牛头》(李白):虽然也是送别,但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历史资料及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