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行杂咏四首 其四
承培元〔清代〕
篷窗閒倚数邮程,
雨后风来分外清。
秋色浅深偏耐看,
草花多半不知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在篷窗旁闲坐,远望几程邮船的行驶,
雨后微风吹来,空气格外清新。
秋天的色彩浅深相间,尤其耐人寻味,
草丛中的花儿大多数我都不认识。
注释
字词注释:
- 篷窗:篷船的窗户,指作者所在的船上窗户。
- 闲倚:悠闲地倚靠。
- 邮程:指行船的路线或旅程。
- 分外:更加,特别。
- 秋色:秋天的色彩,指自然界的秋色变化。
- 浅深:色彩的深浅变化。
- 草花:生长在草丛中的花朵。
- 不知名:指这些花朵的名称不详。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承培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江南一带,创作多涉及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舟行途中,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因雨后风景而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字句描绘了舟行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诗人以“篷窗閒倚数邮程”引入,表现出一种静谧的心境,仿佛在船上静静欣赏沿途的风景。接着,诗人提到“雨后风来分外清”,这句不仅传达了雨后清新的气息,同时也暗喻了经过风雨后的宁静与明朗,给人一种心灵的洗涤。
“秋色浅深偏耐看”一句,诗人用色彩的变化表现了秋天的多样性,深浅相间的秋色让人留连忘返,展现了自然的魅力。而最后一句“草花多半不知名”,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中那些不知名细节的珍视,这种对小事的关注反映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情感。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内涵,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传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从容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篷窗閒倚数邮程”:描写诗人在船上悠然自得,目光所及是邮船行驶的路程,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 第二联“雨后风来分外清”:雨后的微风使空气更显清新,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环境。
- 第三联“秋色浅深偏耐看”:秋天的色彩层次分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第四联“草花多半不知名”:对那些不知名的草花表现出一种好奇与尊重,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无明显比喻,但通过细致的观察传达情感。
- 拟人:未明显使用,但展现自然景色的生动。
- 对仗:第一联与第二联的结构形成了对仗。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与感悟,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篷窗:象征着舟行旅程的悠闲与自在。
- 邮程:代表着远行与探索的精神。
- 秋色:象征着成熟与丰收,带有宁静的美感。
- 草花:代表自然的细节与生命的多样性,充满了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篷窗”指的是什么?
A. 船的窗户
B. 房子的窗户
C. 车的窗户
D. 船的舱门 -
“雨后风来分外清”中的“分外”是什么意思?
A. 一点点
B. 特别
C. 过于
D. 轻微 -
诗人在文中对草花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漠不关心
B. 好奇与尊重
C. 讨厌
D. 忽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承培元与王维的作品可进行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哲学思考,风格更为沉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析》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