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潺湲阁下池水》

时间: 2025-01-19 18:57:12

平生不镊白,霜雪满鬓眉。

照水默自笑,已迫沟壑期。

慨然念归休,不计妻子饥;渠饥亦有命,我节讵可移?

自我来桐江,实无负惸嫠,谗波如崩山,孤迹则已危。

陆子定何人,正恐君未知。

午枕梦剡曲,秋风吹钓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照潺湲阁下池水
平生不镊白,霜雪满鬓眉。
照水默自笑,已迫沟壑期。
慨然念归休,不计妻子饥。
渠饥亦有命,我节讵可移?
自我来桐江,实无负惸嫠。
谗波如崩山,孤迹则已危。
陆子定何人,正恐君未知。
午枕梦剡曲,秋风吹钓丝。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从未染白发,如今却已满头霜雪。
在水中照见自己,默默地笑着,已是迫近人生的深渊时刻。
我感慨地想着归隐,不再计较妻子的饥饿。
与我的命运相比,节操又如何能轻易改变?
自从我来到桐江,实在没有辜负那孤苦的寡妇。
谗言如崩山一般猛烈,孤独的身影却已是危机四伏。
陆游到底是谁,恐怕你对此并不知情。
午睡时梦见剡溪,秋风吹动着钓丝。

注释

字词注释

  • 镊:指染白,古时用来形容头发变白。
  • 慨然:感慨、悲伤的样子。
  • 休:归隐、隐居。
  • 渠:你。
  • 命:命运、生命。
  • 嫠:寡妇。
  • 谗波:谗言如水波般涌来。
  • 孤迹:孤独的身影。
  • 午枕:午睡。
  • 钓丝:钓鱼用的丝线。

典故解析
“谗波如崩山”用来形容谗言的猛烈,似有崩山之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志向、家国情怀以及对历史的思考。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战乱和国家的衰败,作品中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其对人生和理想的反思之时,结合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节操的坚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水中自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衰老和人生的感慨。诗中的“霜雪满鬓眉”不仅是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无奈,更是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陆游在诗中体现了对个人节操的坚守,即使面临家庭的困境与社会的艰难,他仍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慨然念归休”展现了他内心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却又掺杂着对家庭责任的忧虑。在表达这种矛盾时,他强调了节操的重要性,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坚定和执着。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沉重而坚定的力量,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不镊白,霜雪满鬓眉。”:自述一生未染白发,现已满头白霜,暗示岁月的无情。
  • “照水默自笑,已迫沟壑期。”:水中照见自己的面容,默默一笑,似乎在嘲讽命运的无奈。
  • “慨然念归休,不计妻子饥。”:感慨归隐,但对妻子的饥饿却不再计较,流露出一种责任的压迫感。
  • “渠饥亦有命,我节讵可移?”:与命运相比,节操更为重要,强调了个人信念的坚定。
  • “自我来桐江,实无负惸嫠。”:来到桐江,未曾辜负孤苦的寡妇,流露出对家庭的愧疚与责任。
  • “谗波如崩山,孤迹则已危。”:谗言如崩山般猛烈,孤独的身影面临危险,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际关系的脆弱。
  • “陆子定何人,正恐君未知。”:自我反思,表达对自身身份的迷惘与不安。
  • “午枕梦剡曲,秋风吹钓丝。”:梦中回忆剡溪的美景,秋风吹动钓丝,寄托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如“谗波如崩山”,形象地刻画出谗言的威力;“照水默自笑”则通过水的映照展现了内心的自省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人生的无奈、节操的坚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陆游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环境的敏锐洞察,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雪:象征着衰老、时间的流逝。
  • :代表着反思与自省的空间。
  • 钓丝:象征着闲适的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雪满鬓眉”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年华的怀念
    B. 对家庭的忧虑
    C. 对节操的坚持
    答案:A

  2. “谗波如崩山”中的“崩山”意象主要是形容什么?
    A. 自然灾害
    B. 谗言的猛烈
    C. 生活的艰难
    答案:B

  3. 诗中反复提到的“归休”体现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对家庭的责任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陆游的《照潺湲阁下池水》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为沉重,强调节操与责任,而李白则更显豪放,强调及时行乐。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