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无添处仍逢病,春欲残时未减寒。架上汉书浑忘尽,床头周易却常看。
白话文翻译:
老年人没有可以添补的地方,仍然遭遇疾病。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寒意却没有减退。书架上的《汉书》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而床头的《周易》却常常翻看。
注释:
- 老:老年,指作者的年纪。
- 无添处:没有可以增加的地方,表达无助和孤独。
- 逢病:遭遇疾病,反映身体的虚弱。
- 春欲残时未减寒:春天快要结束,但寒冷的感觉却没有减轻,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架上汉书:指家中书架上的《汉书》,表明对历史文学的淡忘。
- 床头周易:指床边的《周易》,意味着对哲学和道理的重视。
典故解析:
- 《汉书》:是西汉历史学家班固所作的史书,记录了汉朝的历史。
- 《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主要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是在表达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方面,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在秋冬交替之际的身体状况与心理感受。经历了国家的沧桑与个人的辛酸,陆游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感受到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人将自己老年的病痛与春天的残寒相联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年生活的艰辛和生命的无常。诗中提到的《汉书》与《周易》,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与哲理的思考。虽然对《汉书》已无心再读,但《周易》的常看却显示出他对人生道理的追求与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对比和情感的渗透中,表现了人到老年时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智慧的珍视,展现了陆游深沉的哲思和对生命的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无添处仍逢病:表现了作者年迈无助,疾病缠身的痛苦。
- 春欲残时未减寒:传达了春天即将过去,但寒冷依旧的感觉,象征着生活的艰难。
- 架上汉书浑忘尽:暗示作者对历史的淡忘,生活的琐碎让他无暇顾及。
- 床头周易却常看:显示出他对哲学的向往与思考,体现了老年人的智慧与反思。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与寒冷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 排比:对书籍的提及,展示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老年人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对生命的反思与对智慧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老:象征着衰老与无助。
- 春: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汉书: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周易:象征着哲理与智慧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书”是谁所作? A. 司马迁
B. 班固
C. 陆游
D. 李白 -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老年生活的艰辛?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D. 排比 -
诗中提到的“周易”主要探讨什么主题? A. 历史
B. 文学
C. 哲理
D. 诗歌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两者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历史的反思,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哲理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苦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