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八》

时间: 2025-01-19 16:40:36

自惭不是谪仙才,敢向骚坛夺槊来。

黄鹤楼高搥不得,我今去咏凤凰台。

意思解释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八

作者: 李承谟 〔清代〕

原文展示:

自惭不是谪仙才,敢向骚坛夺槊来。 黄鹤楼高搥不得,我今去咏凤凰台。

白话文翻译:

我自感才华不及谪仙,哪里敢在文坛上争名夺利呢?黄鹤楼的高度我无法攀登,而我现在要去吟咏凤凰台。

注释:

  • 自惭:自我惭愧,感到自己的不足。
  • 谪仙:指被贬的仙人,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的人。
  • 骚坛:指文学界,特别是诗歌创作的圈子。
  • 夺槊:形容争夺名利,槊为古代武器,代指争斗。
  • 黄鹤楼:著名的古楼,位于武汉,历史悠久,常被文人吟咏。
  • 凤凰台:具体指代不明,可能为某个风景名胜,也寓意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谪仙:历史上有许多被贬的文人,李白就曾被贬,谪仙的概念源于道教,表达了文人与仙人之间的理想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 黄鹤楼:历代文人都曾在此写下诗篇,是文人心中的象征,寓意着高远与难以企及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承谟,清代诗人,字德馨,号白庵,生于1640年,逝世于1718年,擅长诗词,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较高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对文坛的自省之际,通过对比谪仙与自己的不足,表达了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谦的语气开篇,表现出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自我反思。李承谟通过“自惭不是谪仙才”来表明自己对文学成就的不自信,同时也隐含着他对谪仙的向往和对文学的崇敬。接下来的“敢向骚坛夺槊来”,则反映出他对在文坛上争名夺利的谨慎态度,显示出文人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尊重。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与“凤凰台”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高耸的象征,而后者则是一个更具人情味的地方,似乎更贴近作者的心情。这里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的认知与接受。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意境深远,既表现了李承谟的个性,又反映了他对文人理想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自惭不是谪仙才”:诗人自觉才华不及被贬的仙人。
    • “敢向骚坛夺槊来”:不敢在诗坛上争夺名位。
    • “黄鹤楼高搥不得”:黄鹤楼高耸,自己无法攀登。
    • “我今去咏凤凰台”:决定吟咏更接地气的凤凰台。
  • 修辞手法

    • 对比:谪仙与自身的对比,突出自谦。
    • 象征:黄鹤楼象征高远理想,凤凰台象征接地气的美好。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谦卑,表现了文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黄鹤楼:代表高远的理想与成就。
  • 凤凰台:象征人间的美好与真实,体现诗人更为贴近生活的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谪仙”指的是:
      • A. 被贬的文人
      • B. 仙人
      • C. 诗人
    2. “黄鹤楼”象征着:
      • A. 现实
      • B. 理想
      • C. 阴暗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崔颢的《黄鹤楼》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但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豪情,而李承谟的作品则更显谦逊与内省,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承谟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人情怀与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