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 忆石亭老桂兼寄竹逸云臣》

时间: 2025-01-06 15:58:50

忆醉石亭山坞,倚桂丛深处。

下是谁家高人墓,落英飘下如雨。

苍莽中原路,并不见、秋香一缕。

月中只剩团圞树,斟芳醑、相怜取。

意思解释

归去来 忆石亭老桂兼寄竹逸云臣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原文展示:

忆醉石亭山坞,倚桂丛深处。
下是谁家高人墓,落英飘下如雨。
苍莽中原路,并不见秋香一缕。
月中只剩团圞树,斟芳醑相怜取。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在石亭山谷中醉酒的时光,倚靠在深处的桂树丛中。
那下面是谁家高人的坟墓,落花像雨一样飘落。
在这广袤的原野上,秋香的气息都不见一丝。
月下只剩下团圆的树影,我举起酒杯与它相怜。

注释:

  • :指喝酒后产生的陶醉状态。
  • 石亭:指山中有石头建筑的亭子。
  • 倚桂丛:倚靠在桂树的丛中。
  • 高人墓:古代隐士或有名士人的墓地。
  • 落英:指花瓣落下,形容花的凋零。
  • 苍莽:形容广阔而又茂盛的样子。
  • 秋香:指秋天的香气,通常与桂花相关。
  • 团圞树:指树影圆润,象征团圆的意象。
  • 芳醑:芬芳的酒。

典故解析:

  • 高人:古代隐士,代表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 桂花:象征着高洁与品格,常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月中树影:常用来表现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00),字仲明,号白华,江苏人。清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现实的敏锐观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维崧的晚年,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亭山坞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意象如“桂丛”、“落英”、“苍莽中原”等,渗透出一种浓厚的乡愁和对自然的深情。诗人以“月中只剩团圞树”来表达孤独感,月亮和树影的意象交织,形成了一种清冷而又温情的氛围。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既有悲凉又有思索,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醉石亭山坞:开头直入主题,回忆和醉意交织,表现怀念的情感。
  2. 倚桂丛深处:描绘了宁静的环境,桂树象征着高洁与怀旧。
  3. 下是谁家高人墓:引出对逝者的思考,增添了诗的沉重感。
  4. 落英飘下如雨:用比喻形象地表达花瓣落下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5. 苍莽中原路:描写辽阔的土地,体现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6. 并不见秋香一缕:表现出失落与孤独,秋香的缺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7. 月中只剩团圞树:树影的孤独与团圆形成对比,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8. 斟芳醑相怜取:以酒抒情,表达对自然的亲近及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英飘下如雨”,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感。
  • 拟人:通过“斟芳醑相怜取”,赋予酒以情感,表现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洁与思念的象征。
  • :代表着曾经的美好,现已凋零。
  • :孤独与思念的象征。
  • :团圆与孤独的对照,象征着生活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隐士或名士
    C. 诗人本人
    D. 学者

  2. “落英飘下如雨”中的“落英”主要指: A. 落下的树叶
    B. 凋零的花瓣
    C. 雪花
    D. 碎石

  3. 诗人通过“月中只剩团圞树”来表达: A. 开心
    B. 孤独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在月夜中表现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家国情怀。
  • 李白《静夜思》:通过静夜的意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而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