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题淮山楼
作者: 苏轼 〔宋代〕
城上层楼叠巘,
城下清淮古汴。
举手揖吴云,
人与暮天俱远。
魂断,魂断,
后夜松江月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城楼的重叠与清淮水流的悠远,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诗人举手向远处的吴地云彩致意,感叹人与天色的遥远。最后,提到魂断,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与孤独,尤其是在松江的月光下,愈发显得凄凉。
注释
- 层楼叠巘:形容城上高楼重叠,显得层次分明。
- 清淮古汴:指清澈的淮水流经古老的汴河,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结合。
- 揖:古代礼节,表示向人致敬或问候。
- 吴云:指吴地的云彩,暗示与故乡的情感联系。
- 魂断:形容灵魂似乎已断开,传达出深切的失落感。
- 松江月满:松江的月亮圆满,暗示着思念的情感在圆满的月光下更加浓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多样,深受后人喜爱。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作品常蕴含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如梦令·题淮山楼》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人常常思念故乡,借景抒情,写下了许多表达思乡情感的作品。这首词正是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超凡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开篇的“城上层楼叠巘”描绘了城楼的壮丽景象,展示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受。接着“城下清淮古汴”则将视角转向水面,远古的河流与现代的城市相映成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举手揖吴云”一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通过简单的动作与云彩致意,表现出对故乡的亲切感。此时的“人与暮天俱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而孤独的情感,似乎人与自然间的距离在不断拉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的“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成为全诗的情感高潮,月光的圆满与诗人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着思念的无尽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词通过精炼的语言,构建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领悟到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世间变化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上层楼叠巘:描绘了高楼的重叠和壮观形象,给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
- 城下清淮古汴:通过水流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美与历史的深邃。
- 举手揖吴云:诗人向远方的云彩致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人与暮天俱远:人与天色的遥远,暗示了孤独与疏离感。
- 魂断,魂断:深切的失落感,情感的释放。
- 后夜松江月满:月光的圆满象征着思念的强烈与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与思念相联系,增加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情感基调悲凉而又充满哲理,具有深刻的社会与人文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层楼:象征着人类的创造与繁华,反映了历史的积淀。
- 清淮:水象征着生命与流逝,表现了时间的无情。
- 吴云:代表故乡的记忆与情感,连接了过去与现在。
- 松江月:月亮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增添了情感的浓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城市的繁华
- B. 自然的宁静
- C. 思乡的情感
- D. 人生的无常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清淮古汴”指的是____。
-
判断题:诗人通过“举手揖吴云”来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对/错)
答案
- C
- 淮河和汴河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月光下寄托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如梦令·题淮山楼》: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月亮的感慨与思乡情,但《水调歌头》更为豪放,情感更为开阔,而《如梦令》则显得细腻与幽怨。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