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还珠洞》

时间: 2025-01-19 20:05:59

赫赫威声震百蛮,昔携筐筥溷谷山。

无人为起文渊问,端的珠还薏苡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赫赫威声震百蛮,
昔携筐筥溷谷山。
无人为起文渊问,
端的珠还薏苡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强大的声威震慑了百蛮(指少数民族),曾经我带着筐筥深入谷山。现在却无人问津,只有这颗珍珠和那些薏苡仍在这里。

注释:

  • 赫赫:形容声势雄伟或显著。
  • 威声:威严的声势,指权势或威望。
  • 百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 筐筥:指装东西的器具,这里指诗人曾经用来采集或携带物品的容器。
  • 溷谷:意为泥泞的山谷。
  • 文渊:指有文化知识的人或地方。
  • 端的:确实、真实的意思。
  • :珍珠,象征珍贵的事物。
  • 薏苡:一种植物,也叫薏米,常用于食用。

典故解析:

  • 百蛮: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居住在南方的各个少数民族,具有较强的神秘色彩。
  • 文渊:此处可能暗指文学知识的源泉,强调诗人对文化的渴望和对被忽视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黄中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时代。他的诗词多体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桂林时写的,表达对地方文化的思考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被忽视文化的惋惜。

诗歌鉴赏:

贾黄中的《桂林还珠洞》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敬畏与思考。首句“赫赫威声震百蛮”开篇即引入权威的形象,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对比。接下来的“昔携筐筥溷谷山”则让人想到诗人的亲身经历,他曾深入山谷,亲近自然,展现了一种探索的精神。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却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无人为起文渊问”道出一种失落感,仿佛在说,尽管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文化的传承与价值却无人问津,只剩下这颗“珠”和“薏苡”在这里静静地等待着。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昔日的繁荣与今时的冷清,反映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折射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赫赫威声震百蛮:强大的声威震慑了百蛮,说明诗人曾经的影响力和地位。
  2. 昔携筐筥溷谷山:回忆过去,诗人曾深入山谷,探索自然。
  3. 无人为起文渊问:感慨如今无人关心文化的根源,流露出失落感。
  4. 端的珠还薏苡还:尽管文化被忽视,珍贵的事物仍在,象征着文化的存在与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手法,加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用“珠”和“薏苡”象征文化的珍贵与生命力。
  • 反衬: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冷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文化的传承与自然的美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揭示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威声:象征权威与影响力。
  • 筐筥:代表探索与收获。
  • :象征珍贵文化与价值。
  • 薏苡: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百蛮”指的是? A. 北方民族
    B. 南方少数民族
    C. 中原人民
    D. 外国人

  2. 填空题:诗中“昔携筐筥溷谷山”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怀念。

  3. 判断题:诗中“无人为起文渊问”表示文化在当时被重视。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过去的经历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同样描绘自然美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桂林还珠洞》均以自然为背景,但李白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时空的流逝,而贾黄中则侧重对文化的思考与对比。两者在意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大辞典》
  • 《王维与他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