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水仙》
时间: 2025-01-19 21:5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草端宜种玉田。
叶已娟娟。花更仙仙。
斑斑锦石弄清涟。
尘悘都捐。幽意谁怜。
伴我丹黄曲几前。
影比梅妍。香共芸鲜。
清高才称百花先。
且度寒年。同迓春天。
白话文翻译:
这美丽的仙草适合种在珠玉般的田地里。
它的叶子已经显得娇嫩,花儿更显得仙气飘飘。
斑斑点点的锦石映衬着清澈的涟漪。
世间的尘埃都抛弃了,幽深的情意又有谁来怜惜呢?
陪伴着我的是那红黄相间的曲调。
它的影子比梅花更妍丽,香气与芸香相同鲜美。
只有它清高,才称得上是百花之先。
且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寒冷的年头,迎接春天的到来。
注释:
- 瑶草:指美丽的草,通常用来比喻珍贵的植物。
- 玉田:美丽的田地,象征着肥沃和富饶。
- 娟娟:形容叶子清秀,柔美。
- 仙仙:形容花朵清雅、脱俗的样子。
- 斑斑锦石:指石头上斑斓的花纹,形象生动。
- 幽意:指深邃的情意。
- 丹黄曲:指红黄相间的曲调,可能指一种音乐或情感的表现。
- 百花先:指在百花中最为高洁的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6),字叔华,号秋水,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学者,生于浙江。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侃的成熟期,正值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水仙的美丽与高洁,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一剪梅 水仙》通过描绘水仙的优美形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瑶草端宜种玉田”的开篇,便以美丽的草和田地引入,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水仙的“叶已娟娟,花更仙仙”,细腻地描绘出水仙的形态,仿佛让人感受到它的灵动与清香。
接下来的“斑斑锦石弄清涟”,则通过景物的对比,突显了水仙的高洁,锦石与清涟的交映,更加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感叹“尘悘都捐,幽意谁怜”,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内心情感的孤独,似乎在问世人对水仙的怜惜。
最后几句“清高才称百花先,且度寒年。同迓春天”,诗人以水仙的清高呼应全诗,强调了水仙在百花中的独特地位,象征着理想与希望。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瑶草端宜种玉田:美丽的仙草适合生长在珍贵的土地上,暗示水仙的珍贵与自然的和谐美。
- 叶已娟娟,花更仙仙:水仙的叶子清秀,花朵更显得仙气,体现出水仙的独特魅力。
- 斑斑锦石弄清涟:斑斓的石头与清澈的水波相映成趣,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象。
- 尘悘都捐,幽意谁怜:世俗的尘埃被遗弃,内心的幽深情感无人能懂,表达了孤独与无奈。
- 伴我丹黄曲几前:伴随我的音乐是那红黄相间的旋律,可能是对生活的感慨。
- 影比梅妍,香共芸鲜:水仙的影子比梅花更美,香气与芸香相同,强调水仙的独特地位。
- 清高才称百花先:只有水仙清高,才能被称为百花之先,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且度寒年,同迓春天:让我们一起度过寒冷的岁月,迎接春天的到来,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仙比作仙,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水仙以情感,让其与诗人产生共鸣。
- 对仗:如“影比梅妍,香共芸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仙的美丽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孤独感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清高而又坚韧的精神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草:象征珍贵、美丽与纯洁。
- 玉田:代表着富饶与和谐美好的环境。
- 水仙:象征着纯洁、高雅,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寒年:象征困难与挑战,暗示生活的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瑶草”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的草
- B. 美丽的草
- C. 仙草
-
“清高才称百花先”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水仙是百花中最美的
- B. 水仙是百花中最高洁的
- C. 水仙是百花中最常见的
-
诗人对水仙的感情是:
- A. 冷漠
- B. 喜爱和孤独
- C. 疏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黄侃《一剪梅 水仙》与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黄侃的诗更偏向于孤独与独立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选》
这些资源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