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夏日湖上忆兰仙亡妹,兰仙号湘娥》

时间: 2025-01-01 03:38:54

偶逐闲鸥泛绿波。

才听菱歌。

又听莲歌。

湖光雨后镜新磨。

山拥青螺。

蒲展青罗。

风卷松声逸韵拖。

似鼓云和。

不见湘娥。

眼前景物尽如它。

柳比双蛾。

颊比新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夏日湖上忆兰仙亡妹,兰仙号湘娥
——沈善宝 〔清代〕

偶逐闲鸥泛绿波。才听菱歌。又听莲歌。
湖光雨后镜新磨。山拥青螺。蒲展青罗。
风卷松声逸韵拖。似鼓云和。不见湘娥。
眼前景物尽如它。柳比双蛾。颊比新荷。


白话文翻译

在湖面上悠然地追逐着闲散的鸥鸟,泛着绿波。
刚听到菱歌,又听见莲歌。
湖面在雨后如同新磨的镜子般闪亮,
青山环抱着青色的螺旋,蒲草似展翅的青罗。
风卷起松声,悠扬的韵律随之飘荡,
恰似鼓声与云气交融,却不见湘娥的身影。
眼前的景物仍如往昔,
柳条如双蝉般柔美,脸颊如新荷般娇嫩。


注释

:追逐。
闲鸥:悠闲的海鸥。
菱歌、莲歌:指在湖中采菱和采莲时所唱的歌。
湖光雨后:雨过天晴,湖面如镜。
青螺:形容青山的形状,如同螺旋般环绕。
:蒲草,常生于水边。
逸韵拖:悠扬的韵味如同被风拖曳一般。
湘娥:兰仙的别称,指诗人怀念的亡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善宝,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词风和婉约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日,诗人因湖上游玩而生出对已故妹妹兰仙的深切怀念。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一剪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亡妹的深情怀念。开头的“偶逐闲鸥泛绿波”描绘出一种闲适的湖上景象,给人以宁静的美感。接着提到菱歌和莲歌,诗人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湖面的生动感。

“湖光雨后镜新磨”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雨后湖面的清新与明亮,象征着无尽的美好与希望。然而,随着诗意深入,诗人却感受到一种失落,“不见湘娥”,让原本美丽的景色倍增了几分哀愁。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亡妹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柳比双蛾,颊比新荷”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亡妹的美丽,既是对她的赞美,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逐闲鸥泛绿波:轻松地追逐着悠闲的鸥鸟,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展现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2. 才听菱歌。又听莲歌:自然中传来的采菱与采莲的歌声,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3. 湖光雨后镜新磨:雨后湖水清澈明亮,如同新磨的镜子,象征着清新与美好。
  4. 山拥青螺。蒲展青罗:青山环绕,蒲草如青罗般展翅,形象生动而美丽。
  5. 风卷松声逸韵拖:风中带来的松声,悠扬动听,如同乐曲一般。
  6. 似鼓云和。不见湘娥:恰似鼓声与云气的交融,却不见心中所念的湘娥,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7. 眼前景物尽如它:眼前的美景依然如故,
  8. 柳比双蛾。颊比新荷:柳条如双蝉般柔美,面颊如新荷般娇嫩,描绘了亡妹的美丽与生机。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湖面比作“新磨的镜子”,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
  2. 拟人:风卷松声,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3.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如“柳比双蛾,颊比新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亡妹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逝去岁月的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湖水: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2. 鸥鸟:代表着自由与闲适。
  3. 菱歌、莲歌: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和谐。
  4. 柳、荷:代表了美丽与柔和,蕴含着对亲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湖面雨后清新的景象? A. 湖光雨后镜新磨
    B. 柳比双蛾
    C. 风卷松声逸韵拖
    D. 偶逐闲鸥泛绿波

  2. 诗中提到的“湘娥”指的是谁? A. 诗人的妹妹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母亲
    D. 诗人的爱人

  3. 诗中提到的“菱歌”和“莲歌”主要是指什么? A. 采菱和采莲时的歌声
    B. 诗人的歌曲
    C. 自然的声音
    D. 古代的民谣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部分

诗词对比
对比沈善宝的《一剪梅》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沈善宝通过自然景色来渲染情感,而李白则通过直白的语言表达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美学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善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