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客中新雪》
时间: 2025-01-19 21:44:50意思解释
一剪梅 客中新雪
作者: 方岳 〔宋代〕
原文展示
谁剪轻琼做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园林晓树恁横斜,道是梅花,不是梅花。宿鹭联拳倚断槎。昨夜寒些,今夜寒些。孤舟蓑笠钓烟沙,待不思家,怎不思家。
白话文翻译
谁把这轻盈的雪剪成了花?春天环绕着天涯,水波荡漾着天涯。园林中的树木在清晨显得斜斜的,似乎是梅花,却又不是梅花。栖息的白鹭斜倚在断木上。昨夜的寒冷更甚,今夜的寒冷又加重。孤舟上我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烟波浩渺的沙滩上垂钓,等着我不思念家乡,怎么会不思念家乡呢?
注释
- 轻琼:指轻盈的雪。
- 物华:花的美丽。
- 园林晓树:指清晨的园林中,树木的姿态。
- 梅花:象征清雅和坚韧,常与寒冷的季节联系在一起。
- 宿鹭:栖息的白鹭。
- 倚断槎:斜倚在断木上的姿态,表现出一种闲适。
- 蓑笠:用来遮挡风雨的衣物和帽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常常与冬季、孤独和坚韧的意象相联系。诗人借梅花之美与寒冷的环境形成对比,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身处客乡,面对新雪,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寒冷的环境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歌鉴赏
《一剪梅 客中新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雪的轻盈与寒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一句“谁剪轻琼做物华”,以疑问的形式引入,既表现了雪的轻盈,又暗示着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接下来的“春绕天涯,水绕天涯”,将春天与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广阔而美丽的意境,但由于“天涯”二字,暗含了诗人的孤独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孤舟蓑笠钓烟沙”的情景,表现了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自然的享受,另一方面是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用“待不思家,怎不思家”呼应了前面的孤独感,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探讨了孤独与思乡的主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剪轻琼做物华:疑问句,表现出对雪的轻盈和美丽的赞叹。
- 春绕天涯,水绕天涯:描绘了春天的广阔和水的流动,营造开阔的意境。
- 园林晓树恁横斜:清晨的园林中,树木的姿态显得斜斜的,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感。
- 道是梅花,不是梅花:通过梅花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孤独和坚韧的思考。
- 宿鹭联拳倚断槎:栖息的白鹭与断木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意境。
- 昨夜寒些,今夜寒些:重复的结构强调了寒冷的加剧,渲染了孤独的气氛。
- 孤舟蓑笠钓烟沙:孤独的渔夫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 待不思家,怎不思家:反问句,揭示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花,表现其轻盈和美丽。
- 对仗:如“昨夜寒些,今夜寒些”,形成音韵和谐。
- 反问:通过“怎不思家”强调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客乡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孤独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对故乡的永恒牵挂。
意象分析
- 轻琼:象征着洁白和纯净,反映了诗人对美的向往。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 孤舟:象征着孤独和漂泊,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轻琼”指的是什么?
- A. 雪
- B. 花
- C. 水
- D. 风
-
“道是梅花,不是梅花”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梅花的美丽
- B. 思乡之情
- C. 自然的变化
- D. 对梅花的否定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孤独?
- A. 春天
- B. 白鹭
- C. 孤舟
- D. 园林
答案
- A. 雪
- B. 思乡之情
- C. 孤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方岳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比较,二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方岳更多地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而王维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两者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