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暮春》
时间: 2025-01-19 21:5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十春光欲尽天。
愁绪今年。更胜前年。
依人新燕惹人怜。
学语缠绵。学舞翩跹。
遣闷还临镜槛边。
几幅诗笺。一炷炉烟。
无聊终觉口难传。
风已萧然。雨又凄然。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光景快要结束,
今年的愁绪更胜于往年。
依偎在人的身旁的新燕,让人怜爱。
它学习着细语缠绵,舞姿翩翩。
我也为了遣散忧闷,走到镜前栏杆边。
几张诗笺,一缕香烟。
无聊之际,终觉难以言传。
风已显得萧索,雨又显得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十:指的是春天的最后阶段。
- 愁绪:忧愁的情绪。
- 依人新燕:新燕依偎在人的身旁。
- 学语缠绵:学习用细腻的声音说话。
- 翩跹:形容舞姿轻盈美丽。
- 遣闷:指消遣、排遣烦闷。
- 镜槛:栏杆边的镜子,形容女性的妆镜。
- 诗笺:写诗的纸张。
- 炉烟:香炉中冒出的烟雾。
- 无聊:感到无趣。
- 萧然:形容孤寂、凋零的样子。
- 凄然:悲伤、凄凉的状态。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末悲凉的情感,反映出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季兰韵,清代诗人,字兰韵,擅长词曲,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光,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忧愁。诗人在描写春天的美丽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一剪梅·暮春》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古诗。全诗通过对春末时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瞬间的追忆。开篇“九十春光欲尽天”,诗人用“九十”这一数字,形象地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的紧迫感。紧接着“愁绪今年,更胜前年”,则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深度,表达了比往年更为浓烈的忧愁。
在“依人新燕惹人怜”中,新燕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同时它的依偎也引发了对温暖情感的渴望。接下来的“学语缠绵,学舞翩跹”,不仅描绘了燕子可爱的形象,也隐喻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试图在春日的余晖中找到一丝温暖与快乐。
随着诗意的展开,“遣闷还临镜槛边”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镜子的孤独感,几幅诗笺和一炷炉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无聊与无奈。在最后的“风已萧然,雨又凄然”,诗人通过天气的变化,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悲凉的氛围,仿佛整个春天都在与诗人一同感伤。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呈现了诗人对春天、对生命、对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十春光欲尽天:春天的时间已经是最后阶段,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 愁绪今年。更胜前年:今年的忧愁比往年来得更深。
- 依人新燕惹人怜:新来的燕子依偎在人的身边,让人感到心生怜爱。
- 学语缠绵。学舞翩跹:燕子学着用柔和的声音说话,舞姿轻盈动人。
- 遣闷还临镜槛边:为了排遣烦闷,走到镜前栏杆边。
- 几幅诗笺。一炷炉烟:几张诗笺伴随着一缕香烟,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 无聊终觉口难传:在无聊之际,感觉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 风已萧然。雨又凄然:风显得萧索,雨又透着凄凉,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新燕”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学习的能力,增加了情感色彩。
- 对仗:如“学语缠绵,学舞翩跹”,形成音韵和谐,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与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瞬间的怀念,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然而在诗中又显得短暂。
- 新燕: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也寄托着对温暖情感的渴望。
- 镜槛:象征内心的孤独与自省。
- 诗笺与炉烟:象征艺术创作与内心思绪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春天结束的感伤?
- A. 花瓣凋落
- B. 新燕依人
- C. 风与雨
- D. 夕阳西下
-
诗中提到的“学语缠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友谊
- B. 爱情
- C. 孤独
- D. 忧愁
-
诗人对今年的愁绪相较于往年是:
- A. 更少
- B. 相同
- C. 更深
- D. 不确定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季兰韵《一剪梅·暮春》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季兰韵更侧重于春天的凋零与孤独,李清照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季兰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