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池口遇风雨》
时间: 2025-01-08 00:0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名: 佛池口遇风雨
作者: 苏辙 〔宋代〕
长江五月多风暴,
欲行先看风日好。
此风忽作东南来,
阴云如涌拨不开。
惊雷往还转车毂,
狂波低昂起坑谷。
中流一叶那复持,
卷舒已付天公知。
解帆转柁不容语,
佛池口中幸可住。
须臾急雨变昏霾,
柁师喜贺风已回。
澄溪不动萦白练,
老木苍崖蔚葱蒨。
系舟茅屋得青蔬,
试问钓船还有鱼。
开樽引满向妻子,
明日复行未须怖。
阴阳开阖良等闲,
扁舟谁令乘险艰。
白话文翻译
五月的长江风暴频繁,
出行之前首先要看天气。
这阵风忽然从东南方向袭来,
乌云如涌水般无法拨开。
惊雷轰鸣,车轮转动,
狂风巨浪在低谷翻滚。
在河中央的小船又如何能稳住,
船的起伏已经交给了天公。
解开帆,转动船舵不容多说,
在佛池口中,幸好可以停靠。
不久急雨将天空变得阴霾,
船夫高兴地祝贺风又回来了。
澄清的溪水不动,环绕着白色的薄雾,
苍老的树木和青翠的山崖映入眼帘。
系船在茅屋旁能吃到青菜,
试问钓鱼的船上还有鱼吗?
打开酒樽满满地给妻子,
明天再出行不必害怕。
阴阳变化自是平常,
小船又是谁让它去乘风破浪?
注释
- 佛池口: 长江的一处水域,风景优美。
- 车毂: 指船的转动,形象比喻。
- 卷舒: 船帆的升降,表示船只在风浪中的状态。
- 柁师: 船的掌舵人。
- 阴阳开阖: 指天晴和下雨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頤和,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出游途中,经历了长江的风雨变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与心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紧密联系。
诗歌鉴赏
苏辙的《佛池口遇风雨》生动地描绘了一次在长江上遭遇风暴的经历,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便引入了长江的风暴,设置了紧张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惊雷往还转车毂,狂波低昂起坑谷”展现了风浪的激烈,仿佛让人身临其境。随后,船只在风雨中摇摆不定,令人感受到无奈和无助。然而,随着风雨的转变,诗人又表现出一种释然的态度,认为阴阳的变化是自然的规律,人生的风浪在所难免。
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和谐。尤其是在描述“澄溪不动萦白练,老木苍崖蔚葱蒨”时,诗人将自然的宁静与狂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风雨过后终将见晴天。通过对小舟的描写和对家庭的思念,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使得整首诗具有更深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江五月多风暴,欲行先看风日好。
描述了长江在五月多风暴的天气,出行之前需观察天气变化。 -
此风忽作东南来,阴云如涌拨不开。
突然的东南风和厚重的乌云,营造出一种压迫感。 -
惊雷往还转车毂,狂波低昂起坑谷。
惊雷的轰鸣与波浪的起伏,展现了风暴的猛烈。 -
中流一叶那复持,卷舒已付天公知。
在风浪中小船无力控制,命运交给自然。 -
解帆转柁不容语,佛池口中幸可住。
船长迅速调整,幸好在佛池口暂时停靠。 -
须臾急雨变昏霾,柁师喜贺风已回。
突然的急雨,船夫欢喜地迎来风的回转。 -
澄溪不动萦白练,老木苍崖蔚葱蒨。
宁静的溪水与苍翠的山崖,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
系舟茅屋得青蔬,试问钓船还有鱼。
停船在茅屋旁,关心生活的琐事。 -
开樽引满向妻子,明日复行未须怖。
倒酒与妻子分享,明天出行不必害怕。 -
阴阳开阖良等闲,扁舟谁令乘险艰。
生活中的风浪如阴阳变化,谁又能左右命运?
修辞手法:
- 比喻: “阴云如涌拨不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乌云的密集。
- 拟人: “卷舒已付天公知”,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风雨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风浪中保持乐观和从容的态度。
意象分析
- 长江: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变化。
- 风暴: 代表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小舟: 象征着人在风浪中的脆弱与坚持。
- 澄溪与苍崖: 自然之美,象征宁静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辙的《佛池口遇风雨》描写了什么样的天气情况?
A. 晴天
B. 风暴
C. 下雪
D. 酷暑 -
诗中提到的“柁师”指的是哪个角色?
A. 船长
B. 船夫
C. 渔民
D. 旅人 -
诗的最后一句“扁舟谁令乘险艰”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无畏
B. 恐惧
C. 无助
D. 迷茫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探讨人生与自然,展现不同的气象。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苏辙的《佛池口遇风雨》更侧重于对风雨的细腻描写,情感上更为沉稳,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