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五咏 蜀井〈在大明寺。〉》

时间: 2025-01-08 22:24:57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东游的路上已经走了十二年,甘甜的泉水和芳香的稻田让我想念故乡的田园。
在路上偶遇蜀井,仿佛置身梦境,我随意地煮着山茶,心情自得其乐。
短绳收不回水来洗手,红泥也仍然能放置清新的茶水。
早知道故乡的味道更胜于客地的美食,何必为了官职而再受鞭策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信脚:指的是随意走动。
  • 甘泉香稻:指的是故乡的美好水源和稻田。
  • 蜀井:指四川的井,象征着乡愁。
  • 煮山茶:泡制山茶,享受悠闲的生活。
  • 短绠:指短绳,寓意无法长久地保持清洁。
  • 红泥:用红泥做的器具,象征着农村生活。
  • 游宦:指游历官场或做官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蜀井:蜀地的井水清甜,常被用来象征故乡的美好。
  • 山茶:山茶花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高洁和闲适,常被文人所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在诗文上有很高的造诣,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在游历中的某个时刻,他经过大明寺,想起了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蜀井”为线索,结合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开篇的“信脚东游十二年”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游子的孤独与漂泊。诗中多次提及的“甘泉香稻”描绘了故乡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官场的无奈。
在“行逢蜀井恍如梦”一句中,蜀井成为了诗人梦中的寄托,象征着他心中那份对家乡的渴望与追忆。随后的“试煮山茶意自便”展现了诗人宁静自得的心态,尽管身处异乡,他依然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最后两句更是一语道破了诗人的情感:“早知乡味胜为客”,他意识到,乡土的味道和生活的真实要远胜于外面的繁华与喧嚣,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眷恋与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信脚东游十二年:表达了诗人自东游以来的漫长时间,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2. 甘泉香稻忆归田:怀念故乡的美好,甘甜的泉水和芳香的稻田充满了诗人的思乡情。
  3. 行逢蜀井恍如梦:遇到蜀井,仿佛进入梦境,暗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4. 试煮山茶意自便:随意煮茶,表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享受简单生活。
  5. 短绠不收容盥濯:比喻短暂的生活无法洗净心灵的疲惫和孤独。
  6. 红泥仍许置清鲜:虽然身处异乡,但仍可保持心灵的清新。
  7. 早知乡味胜为客:意识到故乡的味道更胜于外地的美食,反映了内心的归属感。
  8. 游宦何须更着鞭:反思官场生活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行逢蜀井恍如梦”将蜀井比作梦境,增强了对故乡的渴望。
  • 对仗:如“短绠不收”与“红泥仍许”,形成音韵和谐的对仗,增强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强调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的孤独和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井:象征故乡,寄托思乡情。
  • 甘泉香稻:代表故乡的丰饶与美好。
  • 山茶:象征宁静与闲适的生活。
  • 红泥:反映乡土生活的质朴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在诗中提到的蜀井象征什么?

    • A. 官场生活
    • B. 乡愁
    • C. 旅行的疲惫
    • D. 自然风光
  2. 诗中提到的“游宦”是指什么?

    • A. 旅游
    • B. 做官的生活
    • C. 乡村生活
    • D. 游山玩水
  3. 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感情是:

    • A. 失望
    • B. 怀念
    • C. 无所谓
    • D. 反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李白《月下独酌》:反映了游子的孤独心情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辙《扬州五咏》与杜甫《春望》:两者均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歌更多关注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而苏辙则倾向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 苏辙:强调乡土、自然的美好。
    • 杜甫:关注国家大事,个人命运的悲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辙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