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赠别杜介供奉》

时间: 2025-01-08 21:54:33

淮南鱼米年年贱,直便归休无俸钱。

锦背图书何益事,尘生弦筦正参禅。

逢人未废一樽酒,送客长随百里船。

世上得如君自在,不须开府事开边。

〈几先去年送家兄子瞻至高邮,今年复留此相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邮赠别杜介供奉
苏辙

淮南鱼米年年贱,
直便归休无俸钱。
锦背图书何益事,
尘生弦筦正参禅。
逢人未废一樽酒,
送客长随百里船。
世上得如君自在,
不须开府事开边。
几先去年送家兄子瞻至高邮,
今年复留此相别。

白话文翻译:

每年淮南的鱼米都便宜得很,
即使这样我也不愿意回去,没俸禄可拿。
那些珍贵的书籍有什么用呢?
尘世的烦恼让我在禅中沉思。
遇见人时我从未停止饮酒,
送别朋友时我愿意陪他走百里。
人生能有你这样的自在,
不必去当官或征战边疆。
去年我送家兄子瞻到高邮,
今年又在这里和你分别。

注释:

  • 淮南:指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以鱼米丰饶著称。
  • 俸钱:官员或士人的俸禄,诗中提到自己不愿回去,是因为没有俸禄可拿。
  • 锦背图书:指华丽的书籍,象征知识和学问。
  • 尘生弦筦:指世俗的烦恼和对音乐的追求,表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
  • 百里船:指送别朋友,寓意长途相送的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邮,是苏辙送别朋友杜介供奉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仕途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提到淮南的鱼米年年便宜,暗示了物质生活的匮乏和对官场的无奈。接着,诗人以“锦背图书何益事”来表达对学问与财富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中间部分提到逢人未废一樽酒,体现了诗人乐天知命的态度,尽管生活有苦,但仍能在酒中找到乐趣。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人生的感慨,强调了自在生活的重要性。

整首诗气韵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境遇的深思,展现了苏辙作为文学家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南鱼米年年贱:指淮南地区的鱼米价格便宜,反映了生活的贫困。
  2. 直便归休无俸钱:即使如此,我也不愿意回去,因为没有俸禄可得,表达了对官场的失望。
  3. 锦背图书何益事:华丽的书籍对我有什么用呢?表现了对学问与财富的反思。
  4. 尘生弦筦正参禅:世俗的烦恼让我沉浸在禅道中,体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5. 逢人未废一樽酒:在遇到朋友时,我从未停止过饮酒,表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6. 送客长随百里船:送别朋友时我愿意陪他走百里,展示了深厚的友情。
  7. 世上得如君自在:人生能有你这样的自在,表达了对朋友生活态度的羡慕。
  8. 不须开府事开边:不必去当官或征战边疆,强调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9. 几先去年送家兄子瞻至高邮:回忆去年送别家兄子瞻到高邮的情景。
  10. 今年复留此相别:今年再次在此与朋友分别,感慨时光荏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锦背图书”与“尘生弦筦”,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鱼米贱”比喻生活的贫困,生动形象。
  • 排比:将不同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并列,增强整体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朋友的深情与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现状的思考,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米:象征丰饶与生活的基本需求。
  • 锦背图书:代表知识与文化,内心的追求。
  • 樽酒:象征友情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 百里船:寓意长途的友情与相送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南”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华北地区
    • B. 华东地区
    • C. 华南地区
    • D. 西南地区
  2. 诗中“锦背图书”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物质财富
    • B. 知识的追求
    • C. 社交的需求
    • D. 官场的生活
  3. 诗人在送别朋友时的态度是?

    • A. 伤感
    • B. 乐观
    • C. 冷漠
    • D. 不屑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苏轼《送杜甫》: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加强调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侧重描述自然景色与情感交织的送别情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