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来天上宿,梦不离寒矶。
宇宙双台迥,烟波一客归。
姓增江郡重,墓隔越山微。
千古登临意,凄凉带夕晖。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在这天上居住,梦中总是依恋那寒冷的矶石。
宇宙中两个高台显得格外遥远,烟波浩渺,我独自一人归来。
我的姓氏源于江郡,墓地隔着越山显得微不足道。
自古以来的登高意志,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显得格外凄凉。
注释:
- 曾来:曾经来过。
- 天上宿:指在高处或理想的境界中生活。
- 寒矶:寒冷的矶石,象征孤独与清冷。
- 双台迥:指两个高台,象征遥远的理想。
- 姓增江郡重:姓氏来自江郡,表示家族的根源和分量。
- 墓隔越山微:指墓地与越山之间的距离,显得微不足道。
- 千古登临意:指自古以来人们登高的志向。
典故解析:
“江郡”指的是古代的江南地区,诗人提及家族的根源,体现了对故土的依恋。“越山”是指越国的山脉,暗示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诗中提及的“千古登临意”反映了历代文人对高峰的追求及其隐喻的深远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较为神秘,作品多以山水、人生哲理为主题。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游历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尤其是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钓台》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佳作。诗的开头以“曾来天上宿”引入,展现了诗人曾经在理想高地的生活,带有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后“梦不离寒矶”,则通过寒冷的矶石,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忧虑。接下来的“宇宙双台迥,烟波一客归”,诗人将自己置于广阔的宇宙与烟波浩渺之中,展现了渺小与孤独感的交织。最后几句则通过承载着历史的“江郡”和“越山”,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思索以及对未来的迷惘,结尾的“凄凉带夕晖”更是点明了情感的基调,恰如夕阳西下,余晖散落,渐渐被黑暗吞噬,令人感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曾来天上宿”:表达对往昔理想生活的怀念。
- “梦不离寒矶”:梦境中依旧留恋孤独的矶石,暗示对现实的不满。
- “宇宙双台迥”:宇宙中两个高台象征理想与现实的遥不可及。
- “烟波一客归”:孤独的归人,映射诗人的内心状态。
- “姓增江郡重”:提及家族渊源,表明身份与归属。
- “墓隔越山微”:墓地与山的距离象征历史的隔阂与生命的脆弱。
- “千古登临意”:自古以来人们对高处的向往,反映一种人生哲理。
- “凄凉带夕晖”:夕阳下的凄凉,展现对生活的无奈与伤感。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味与层次。
- “寒矶”、“烟波”等意象的使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
主题思想:
-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孤独,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缅怀与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矶:象征孤独与清冷,反映内心的孤寂。
- 双台: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体现追求的艰难。
- 烟波:象征渺小与无奈,带有忧伤的情感色彩。
- 夕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带有伤感之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矶”指的是什么?
- A. 寒冷的石头
- B. 温暖的港口
- C. 绿色的山丘
-
“宇宙双台迥”中的“双台”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理想与现实
- C. 山川
-
诗的最后一句“凄凉带夕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伤感
- C. 激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林景熙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林景熙则更加细腻,表达了对孤独与历史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古诗词鉴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