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夷门驻马立踟蹰,
烈士遗踪尚有无。
公子若非虚左骑,
侯生祇合老穷途。
风吹汴水孤村暗,
木落秋城塞雁呼。
日暮荒原何处望,
千年颈血洒平芜。
白话文翻译
在夷门驻马而立,心中犹豫不决,
烈士的遗迹尚可寻觅。
公子若不是虚假地坐在左边,
侯生只应与老者共度穷途。
风吹拂着汴水,孤独的村庄在暮色中变得暗淡,
树叶飘落,秋城的塞外传来雁鸣。
日暮时分,荒原上何处值得眺望,
千年的鲜血已洒在这平坦的土地上。
注释
- 夷门:古地名,指古代的一个关口或城门。
- 烈士:指为国捐躯的英雄。
- 公子:指年轻的贵族或有身份的人物。
- 侯生:指某位名叫侯的人,可能是指士人。
- 汴水:指汴河,古时一条重要的河流。
- 塞雁:秋天的雁,通常指北飞的候鸟。
- 千年颈血:指历史上流淌的血,暗示战争和牺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然,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兼具豪情与伤感。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战乱等主题,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英雄的敬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处于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夷门的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烈士的敬仰,反映了战乱给人带来的伤感与无奈。
诗歌鉴赏
《夷门》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夷门的场景时,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逝去英雄的怀念。诗的开篇“夷门驻马立踟蹰”,既写出诗人身处夷门的情景,又流露出他内心的犹豫与思索。接着,提到“烈士遗踪尚有无”,暗示着对历史的追寻与对英雄的敬重,表现出诗人对已逝英烈的深情怀念。
诗中通过“公子若非虚左骑,侯生祇合老穷途”描绘出当时社会的背景,公子与侯生的对比,显示出不同身份的人在历史面前的无力感。接下来的“风吹汴水孤村暗,木落秋城塞雁呼”,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孤独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
最后两句“日暮荒原何处望,千年颈血洒平芜”,更是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思考结合,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夷门驻马立踟蹰:在夷门停下马来,心中犹豫不决。
- 烈士遗踪尚有无:英雄的遗迹仍在,是否可以寻觅?
- 公子若非虚左骑:公子如果不只是虚假的身份。
- 侯生祇合老穷途:侯生只应与年老的人一起走向穷途。
- 风吹汴水孤村暗:风吹拂着汴水,孤独的小村庄在暗淡中。
- 木落秋城塞雁呼:树叶飘落,秋城外的雁在鸣叫。
- 日暮荒原何处望:日暮时分,在荒原上该何处去眺望?
- 千年颈血洒平芜:千年的鲜血洒落在这平坦的土地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烈士遗踪”,将历史的影迹比作可寻的足迹。
- 拟人:如“风吹汴水”,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英雄的敬仰,表达了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力感,体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夷门:象征历史的关口,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 烈士:代表着牺牲与忠诚。
- 汴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沉淀。
- 秋城:暗示着凋零与孤独。
- 荒原:代表着无尽的思考与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烈士”指的是哪类人物? A. 普通百姓
B. 为国牺牲的英雄
C. 士人 -
诗中的“公子”代表什么? A. 平民
B. 有身份的人物
C. 战士 -
诗中“日暮荒原”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历史的沉重与迷茫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后的忧伤情感。
诗词对比
将《夷门》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前者着重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牺牲,后者则表现了壮丽的山河与豪情的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汤然研究文章及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