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钿霞黯,袂云凉。踏春阳。未省弓弯何世舞,问伊行。裙褶香印迷茫。谁能画九叠屏张。遗襟捐珠劳远梦,落潇湘。
白话文翻译:
钿霞已经暗淡,衣袂在凉风中轻拂,踏着春日的阳光。仍未想起弓弯的那一世如何舞动,便问她现在的行踪。裙摆的香气印记模糊不清,谁能绘制出那九重叠的屏风呢?遗留的襟怀捧着珠子,劳碌着远方的梦,最后只落在潇湘之地。
注释:
- 钿霞:指用金银钿子装饰的霞光。
- 袂:衣袖,指衣襟。
- 未省:尚未意识到,未曾想起。
- 弓弯:可能指的是人生的曲折、变化。
- 裙褶:裙子的褶皱。
- 香印:香气留下的印记。
- 九叠屏:古代屏风,象征着精美和复杂的艺术。
- 遗襟:遗留的襟怀或情怀。
- 潇湘:指潇水和湘江,象征着忧愁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常常借古人之情感表达个人的忧愁与不满,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愁倚阑令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春日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开篇的“钿霞黯,袂云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反映了内心的忧愁。接下来的“未省弓弯何世舞,问伊行”,则带有一种无奈与渴望,想要追问那曾经的美好,却又感到无从着手。后半段的“谁能画九叠屏张”不仅体现了对艺术的向往,也暗示着对过去的美好记忆的追索。最后一句“落潇湘”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潇湘作为一个忧愁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梦境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钿霞黯:描写了环境的昏暗,暗示心情的烦闷。
- 袂云凉:衣袂轻柔,表现出春日的清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 踏春阳:强调春天的美好,然而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 未省弓弯何世舞,问伊行:表达对过往的疑问与对他人的思念。
- 裙褶香印迷茫:裙子的香气模糊,象征着美好的记忆逐渐淡去。
- 谁能画九叠屏张:对美的向往,及追忆往昔的艺术表现。
- 遗襟捐珠劳远梦:隐喻对梦想的追求与失落,内心的纠结。
- 落潇湘:对现实的感慨,暗含对忧愁的深切体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九叠屏”作为美好回忆的象征。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钿霞黯,袂云凉”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忧愁,体现了诗人对情感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钿霞:象征美好却又易逝的事物。
- 袂云:显示了轻盈与孤独。
- 春阳:代表希望与生机,却又与内心的忧愁形成对比。
- 九叠屏:象征复杂的情感与美好的追忆。
- 潇湘:忧愁的代名词,代表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钿霞黯”的意思是: A. 明亮的霞光
B. 昏暗的霞光
C. 皎洁的月光
D. 清新的晨雾 -
“裙褶香印迷茫”中的“香印”指的是: A. 画作的签名
B. 香气留下的痕迹
C. 衣物的污渍
D. 书法的印章 -
此诗最后一句“落潇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忧伤
C. 平静
D. 激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岸登的《愁倚阑令 其二》更加强调对过往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而《如梦令》则多了一份对爱情的细腻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深刻反映了女性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清照与她的诗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