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子高挽歌二首》

时间: 2025-01-19 20:49:43

炜烨伟家学,连翩射策荣。

走丸过省阁,破竹取公卿。

埋玉嗟何早,为山惜未成。

空令泽官友,相顾泪纵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炜烨伟家学,连翩射策荣。
走丸过省阁,破竹取公卿。
埋玉嗟何早,为山惜未成。
空令泽官友,相顾泪纵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才俊早逝的惋惜之情。诗人赞叹他的家学渊博,才能出众,像连翩飞舞的鸟儿一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才华如同飞箭般迅速,经过省阁,轻松地获得了公卿的地位。可惜他英才早夭,让人感到太早了,仍然怀念他未能成就的未来。如今只剩下同侪之间的怅惘与泪水,互相看着,泪水纵横。

注释:

  • 炜烨:形容光辉灿烂,指才华出众。
  • 连翩:形容飞舞的样子,通常用于形容快速而轻盈的动作。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借指考试或科举的荣耀。
  • 走丸:指飞速而过,形容迅捷的行动。
  • 破竹:比喻势如破竹,形容取得成功非常容易。
  • 埋玉:本指埋藏美玉,引申为才华未能施展。
  • 泽官友:指在朝中工作的朋友,含有对逝者的怀念。

典故解析:

“埋玉”意指埋没人才,反映出诗人对早逝者的惋惜。“破竹取公卿”则可能借鉴了古代士人的奋斗经历,强调才华横溢却未能长久施展的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著称。司马光是个重视实用的官员,主张节俭与反对奢靡,创造了一种朴素的文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司马光缅怀一位才俊的早逝,反映了作者对年轻才子的惋惜与感慨。同时,这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与对早逝的悲痛。

诗歌鉴赏:

《钱子高挽歌二首》中,司马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才俊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早逝的惋惜。诗中以“炜烨伟家学”开篇,立刻将读者的视线聚焦在逝者的卓越才能与家世背景上,暗示了其非凡的志向与成就。接下来的“走丸过省阁,破竹取公卿”则生动地描绘了他的才华如飞箭般迅速,成功进入高官之列,然而这一切都因早逝而显得格外悲伤。

“埋玉嗟何早,为山惜未成”更是点明了诗中情感的深度,埋藏的美玉比喻未能施展的才华,让人无比惋惜。最后两句“空令泽官友,相顾泪纵横”则表达了生者的哀痛与对逝者的深深怀念,朋友之间的相顾泪流,更是将友谊与悲伤结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炜烨伟家学:赞美逝者的家族学识渊博,形容其光辉灿烂的才华。
  2. 连翩射策荣:形容他在科举中迅速取得荣誉,展现出非凡的能力。
  3. 走丸过省阁:形容他如同飞丸般迅速,轻松通过省府的考核。
  4. 破竹取公卿:比喻其取得官位如同破竹般顺利,展现其非凡的才华。
  5. 埋玉嗟何早:感叹优秀的人才早逝,未能施展其才华。
  6. 为山惜未成:表达对未成就的惋惜与对未来可能的失落。
  7. 空令泽官友:感叹如今只剩下朋友们的哀痛。
  8. 相顾泪纵横:描绘朋友之间的相视而泣,悲痛之情无法自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埋玉”比喻才华未能施展。
  • 对仗:如“走丸过省阁,破竹取公卿”,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在描述逝者的才能和成就时,使用了多个并列的动词,增强了叙述的力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一位才能出众者的追忆,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与怀念之情,突显了人生无常,才华与荣耀总是伴随短暂的生命,令人深感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炜烨:象征光辉与才能,代表逝者的非凡。
  • 埋玉:隐喻未能施展的才华,表现对人才的珍惜与惋惜。
  • 泪纵横:象征悲伤与同情,体现生者对逝者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来形容逝者才能的词语是: A. 炜烨
    B. 泪纵横
    C. 破竹

  2. “埋玉”在诗中意指: A. 珍贵的物品
    B. 未能施展的才华
    C. 早逝的生命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挽歌》:同样表达对才俊的怀念与惋惜。
  • 《杜甫哀王孙》:探讨早逝与友谊的主题。

诗词对比:

《钱子高挽歌二首》和《李白挽歌》都以追悼早逝的才能为主题,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才华的惋惜,后者则强调友谊的深厚与时间的无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
  • 《宋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