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时间: 2025-01-04 08:55:21

雷鼓千通破大幽,天开狱钥纵累囚。

驿书散出先飞鸟,一日恩流四百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雷鼓千通破大幽,天开狱钥纵累囚。
驿书散出先飞鸟,一日恩流四百州。

白话文翻译:

雷声轰鸣传遍四方,打破了深沉的寂静;
天上打开了监狱的钥匙,释放了被囚禁的罪犯。
快马加鞭,消息像飞鸟一样散出,
一天之内,恩泽流布到四百个州县。

注释:

  • 雷鼓:指雷声,形容声势浩大。
  • 千通:形容声音传播广泛。
  • 大幽:指幽暗的地方,这里指监狱。
  • 狱钥:监狱的钥匙,象征释放。
  • 累囚:被囚禁的人,指囚徒。
  • 驿书:驿站传递的书信,象征消息的传播。
  • 飞鸟:比喻迅速传递的消息。
  • 恩流:恩惠的传播。
  • 四百州:代表广大的地方,象征全国。

典故解析:

本诗写于庆历七年,正值皇帝下令赦免囚犯的时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喜庆氛围。诗中提到的“天开狱钥”暗示着国家的恩惠和法治的光辉,借助雷声和飞鸟来表现这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厚的时代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倡导儒家思想,提倡忠诚和正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庆历七年,正值宋仁宗时期,国家安定、民生富足。皇帝发布的赦令,释放了大量囚犯,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关怀和宽容的治国方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赦免囚徒后的欢庆场面。开篇以“雷鼓千通”引入,声势浩大,暗示着国家的强大与法治的昭彰。接着“天开狱钥”生动刻画了囚徒获得自由的场景,展现了国家的仁慈与宽宏大量。第三句通过“驿书散出先飞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消息的迅速传播,令人感受到欢愉与希望。最后一句“一日恩流四百州”,强调了恩泽的广泛,体现了国家的关怀和民众的幸福。整首诗情感激昂,契合了当时社会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策和民生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雷鼓千通破大幽:雷声如鼓,传遍四方,打破了监狱的沉寂,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法治的光辉。
  2. 天开狱钥纵累囚:上天开启了监狱的钥匙,释放了被监禁的囚徒,表现了国家的仁慈。
  3. 驿书散出先飞鸟:驿站传出的消息如同飞鸟般迅速,传达了赦免的喜讯。
  4. 一日恩流四百州:一天之内,恩惠遍及四百个州县,展现了国家对民众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消息的传播比作飞鸟,形象生动。
  • 夸张:如“千通”、“四百州”,强调消息的广泛与影响。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宽恕政策的赞美,展现了社会的安定与民众的喜悦,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恩泽的感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鼓:象征国家的威严与法治。
  • 狱钥:象征自由与宽恕。
  • 飞鸟:象征信息的迅速传播。
  • 恩流:象征国家对民众的关爱与恩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雷鼓千通”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监狱的沉寂
    • B. 国家威严
    • C. 民众的欢庆
  2. “天开狱钥”中的“狱钥”指的是什么?

    • A. 监狱的钥匙
    • B. 自由的象征
    • C. 法律的力量
  3. 诗中提到的“四百州”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国家的广阔
    • B. 恩泽的遍及
    • C. 监狱的数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 王安石《元日》:反映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期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司马光的《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更侧重于国家的政策与民众的反应,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动荡,表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司马光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