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道》

时间: 2025-01-17 10:22:50

峻极藤为道,盘旋百转多。

崖悬枯树杪,涧折怪岩阿。

雁入云霄去,猿从荆刺过。

谁云西蜀险,罗此更如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峻极藤为道,盘旋百转多。
崖悬枯树杪,涧折怪岩阿。
雁入云霄去,猿从荆刺过。
谁云西蜀险,罗此更如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蜀地区险峻的山路,藤蔓缠绕成为了通行的小道,曲折蜿蜒。峭壁上悬挂着枯死的树木,涧水在奇特的岩石间蜿蜒而过。大雁飞向云霄而去,猿猴穿越荆棘而过。谁说西蜀地方险恶,这样的景象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注释:

  • 峻极:指高峻的山峰。
  • 藤为道:藤蔓形成小路。
  • 崖悬:悬崖高耸。
  • :指树的顶端。
  • 涧折:指山涧的水流曲折。
  • 怪岩阿:形容奇特的岩石。
  • 雁入云霄去:大雁飞向高空。
  • 猿从荆刺过:猿猴穿越荆棘。
  • 西蜀:指四川地区,历史上以山高水险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寅孙,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富有细腻的观察与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历西蜀之时,受到壮丽山川的启发,表达了对西蜀自然景观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人迹罕至之地的向往与探险精神。

诗歌鉴赏:

《藤道》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蜀的险峻与壮美。开篇以“峻极藤为道”引入,描绘了高耸的山峰上,藤蔓缠绕成道,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崖悬枯树杪”的意象,展现了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枯树与悬崖形成强烈对比,突显了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脆弱。诗中提到的“雁入云霄去,猿从荆刺过”则描绘了山中动物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自然生机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探索自然的反思。

最后一句“谁云西蜀险,罗此更如何”反转了前面的描写,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外界偏见的质疑,实际上西蜀的美丽与奇特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这种由表及里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鼓励人们走出舒适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峻极藤为道:高耸的山峰上,藤蔓成了通行的小路,展现自然的奇特。
  2. 盘旋百转多:小路蜿蜒曲折,彰显出山路的艰难与神秘。
  3. 崖悬枯树杪:悬崖上挂着枯枝,突显环境的恶劣和生命的坚韧。
  4. 涧折怪岩阿:水流在奇特的岩石间转折,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5. 雁入云霄去:大雁高飞,象征自由与远方。
  6. 猿从荆刺过:猿猴穿越荆棘,显示了生命的顽强和对环境的适应。
  7. 谁云西蜀险:质疑对西蜀的偏见,指出其独特之美。
  8. 罗此更如何:进一步强调西蜀的独特与无畏,鼓励人们去探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峻极藤为道,盘旋百转多”,巧妙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藤蔓比作道路,形象生动,带有自然的气息。
  • 反问:用反问的方式揭示诗人对外界偏见的质疑,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西蜀自然景观的赞美,质疑对西蜀险恶的传统看法,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美好,鼓励人们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

意象分析:

  • 藤道:象征着自然的通道与生命的韧性。
  • 悬崖与枯树:代表自然的极端与生命的脆弱。
  • 雁与猿:分别象征自由与生存的智慧,体现出生命的多样性与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关于《藤道》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诗歌描绘的是城市的繁华
    B.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均为虚构
    C. 诗人质疑了对西蜀的偏见
    D. 诗歌使用了大量的现代词汇

  2. 诗中“峻极藤为道”的意思是:
    A. 藤蔓是唯一的道路
    B. 高山上长满了藤蔓
    C. 高耸的山峰上形成了道路
    D. 藤蔓长得很高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山水,但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 《望岳》:展现对高山的崇敬,情感基调略显严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