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琼花·汀苹白》
时间: 2025-01-17 10:38: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琼花·汀苹白
作者:张先 〔宋代〕
汀苹白。苕水碧。
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别时携手看春色。
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旱河流,如带窄。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
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苹草在水边摇曳,清澈的苕水映衬着碧绿的景色。每当花儿盛开的时节,我们欢聚一堂,随处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分别时,我们手牵手一起欣赏春日的美丽。如今萤火虫在秋夕的夜空中飞舞,打破了宁静的夜晚。干枯的河流如同狭窄的带子流淌,任凭我轻盈得如同树叶,怎能计算归期。断断的云影和孤独的鸿雁飞向青山的尽头。我在楼上徘徊,思念无尽。
注释
- 汀苹:水边的苹草。
- 苕水:指的是清澈的水流。
- 花驻:花盛开的时节。
- 欢席:欢乐的聚会。
- 萤火:指萤火虫。
- 秋夕:秋天的夜晚。
- 旱河:干枯的河流。
- 断云孤鹜:孤零零的云和鸿雁,象征孤独和思念。
- 徘徊:徘徊不去,形容思念的心情。
典故解析
- 萤火虫: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秋天的象征,常用于表达思念和孤独。
- 青山:常用来象征遥远的归宿,或是心灵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约1043-1106),字子容,号千里,宋代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生于南宋初年,曾任职于地方,生活经历丰富。他的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张先晚年,可能是在经历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后而作。词中描绘了春日的欢聚和秋日的孤独,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惜琼花·汀苹白》是一首抒情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开篇的“汀苹白,苕水碧”便呈现了一幅清丽的自然画面,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短暂。接着,诗人通过“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表达了与爱人春日相聚的欢乐,然而这种欢乐却是短暂的,随着“别时携手看春色”的离别而显得格外凄凉。
诗人将萤火虫与秋夕相结合,意在传达秋天的寂寥与思念之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断云孤鹜青山极”意象的使用,强化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无奈。
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孤独的深刻体悟,展现了张先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汀苹白。苕水碧。
描绘水边白色的苹草和清澈的水流,展现自然的美丽。 -
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描绘春日花开的场景,表达欢乐的聚会。 -
别时携手看春色。
离别时携手欣赏春天的美,渗透了深厚的情感。 -
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萤火虫在秋天的夜空中飞舞,打破了宁静,暗示孤独的情绪。 -
旱河流,如带窄。
形象地描绘干枯的河流如同狭窄的带子,增添了一种无奈感。 -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纵然身轻如叶,归期却无从计算,表现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
断云孤鹜青山极。
孤独的云和鸿雁飞向青山的尽头,象征着孤独的旅程。 -
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在楼上徘徊,思念无尽,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轻似叶”比喻自己的轻盈,而无归期。
- 拟人:萤火虫“飞破”秋夕,给自然赋予生命。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后孤独的思索。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苹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短暂而易逝。
- 萤火虫:象征着孤独和思念,暗示秋日的寂静。
- 青山:象征着归宿和远方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惜琼花·汀苹白》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先
C) 苏轼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萤火”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思念与孤独
C) 自然美
D) 生命的短暂 -
“断云孤鹜青山极”中的“孤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云
D) 一种水流
答案
- B) 张先
- B) 思念与孤独
- B) 一种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思念。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春日的繁华与离别的伤感。
诗词对比
- 张先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都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张先更显沉郁,李清照则更显柔美和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先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