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施愚山先生》

时间: 2024-09-19 21:47:53

先生七载湖西住,到处人能说使君。

酌水自编良吏传,扶风新散讲堂文。

半江烟雨催归棹,一日星辰涣小群。

同在他乡仍惜别,相思嘱寄敬亭云。

意思解释

送别施愚山先生

原文展示:

先生七载湖西住,到处人能说使君。
酌水自编良吏传,扶风新散讲堂文。
半江烟雨催归棹,一日星辰涣小群。
同在他乡仍惜别,相思嘱寄敬亭云。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在湖西住了七年,到处的人都能提起他。
他汲水自编了良好的官吏传记,借着春风新散了讲堂的文采。
半江的烟雨催促着归舟,一天的星辰让小群体散落。
我们同在他乡,依然惜别,寄托相思于敬亭的云上。

注释:

  • 施愚山:诗中提到的人,可能是一位在湖西任职的老师或官员。
  • 良吏传:指的是对贤良官吏的传记,表现出诗人对施先生治学和做人的赞赏。
  • 敬亭云:敬亭山在今安徽省,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诗人通过云寄托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士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切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施愚山先生的深情惜别,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友情和相互尊重。

诗歌鉴赏:

《送别施愚山先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施愚山的深厚情谊。首联“先生七载湖西住,到处人能说使君”,清晰地展现了施先生在湖西的地位与影响力,既表现出诗人对老师的敬仰,也暗含对施先生离开的不舍。接下来的两句“酌水自编良吏传,扶风新散讲堂文”,不仅展示了施先生的学识和对教育的贡献,也体现了他在同乡人心中的崇高形象。

后四句则转向情感的深厚,半江烟雨催归棹,意象中带着几分凄凉与伤感,诗人感受到离别的无奈与惆怅。“同在他乡仍惜别,相思嘱寄敬亭云”,最后两句不仅是对离别的感叹,更将思念寄托于自然,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整首诗从个人情感出发,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具有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具有较强的音乐感与画面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先生七载湖西住”:说明施先生在湖西生活了七年,足见其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 “到处人能说使君”:施先生在当地的声望极高,大家都能提到他。
    • “酌水自编良吏传”:施先生擅长写作,善于总结和传承良好的官吏事迹。
    • “扶风新散讲堂文”:他在讲堂上教授新知,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
    • “半江烟雨催归棹”:江面上的烟雨正好催促着归舟,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
    • “一日星辰涣小群”:星辰在天际闪烁,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群的散去。
    • “同在他乡仍惜别”:尽管身在异乡,离别的痛楚依旧存在。
    • “相思嘱寄敬亭云”:将思念之情寄托于敬亭山的云彩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酌水自编良吏传,扶风新散讲堂文”,两个分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使用了“烟雨”、“星辰”、“云”等自然意象,寓意深远,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施愚山的尊重与怀念,体现了作者对师友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湖西:象征着施先生的故乡,承载着他与诗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烟雨:代表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无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星辰与云:星辰象征时间的流逝,云则成为思念的寄托,二者结合,表现了对友人的长久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施愚山先生在湖西住了多少年?

    • A. 五年
    • B. 七年
    • C. 十年
  2. 诗中提到的“良吏传”是指什么?

    • A. 对施先生的传记
    • B. 对贤良官吏的传记
    • C. 一种书籍
  3. 诗中提到的敬亭云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思念
    • C. 归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赠花卿》:同样表达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情感深厚。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现出友谊的珍贵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对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赏析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