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用崆峒原韵吊孙司马》

时间: 2024-09-19 21:47:53

汉京形胜枕雄关,指顾山川一掌间。

地险半开函谷月,天青唯见首阳山。

中官催战来何疾,司马挥戈去不还。

万古黄河流血泪,春风惨淡旅人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京形胜枕雄关,
指顾山川一掌间。
地险半开函谷月,
天青唯见首阳山。
中官催战来何疾,
司马挥戈去不还。
万古黄河流血泪,
春风惨淡旅人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汉京的地理形势,雄伟的关隘如同一座天然屏障,四周的山川尽收眼底。险要之地宛如函谷关的月光,照亮着天际的首阳山。官员催促战争来得何其急促,司马迁挥动戈矛却再也不返回。黄河流淌了万古,汇聚了无数的血泪,而春风吹来时,却只能看到旅人的惨淡脸色。

注释

  • 汉京:指的是汉代的都城,可能指长安。
  • 雄关:形容关口雄伟险峻。
  • 函谷月:指函谷关的月光,象征地势险要。
  • 首阳山:为中国古代名山,位于今陕西省。
  • 中官:指的是朝廷的官员。
  • 司马:指司马迁,汉代著名的史学家。
  • 万古黄河:指黄河悠久的历史,流淌着人们的悲伤与眼泪。
  • 春风惨淡:春风带来的并非生机,而是旅人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履恒,清代诗人,生于一个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他的诗作常常富有历史感,并且表现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事多艰,诗人通过对古代战争与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汉京的地理形势开篇,描绘出一个雄伟而险要的关口,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地理的深刻理解。通过生动的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还寄托了对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的敬仰。诗中提到的“中官催战”反映了当时政治的急迫,而“司马挥戈去不还”则暗示了历史的悲壮与无奈。最后两句通过黄河和春风的对比,表达了历史的沉重和人们的苦楚。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思考与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京形胜枕雄关:开篇描写汉京的地理位置与雄关之美,营造出一种壮阔的场面。
  2. 指顾山川一掌间:形容地势一览无余,寓意掌控与胸怀。
  3. 地险半开函谷月:险要的地势如月光般照耀,暗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4. 天青唯见首阳山:描绘空旷的天空下,首阳山的清晰可见,象征着国家的雄伟。
  5. 中官催战来何疾:表达当时统治者的急切与战争的无情。
  6. 司马挥戈去不还:司马迁以历史为见证,象征着对真理与历史的追求。
  7. 万古黄河流血泪: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淌着历史的悲痛。
  8. 春风惨淡旅人颜:春风的萧瑟与旅人脸上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历史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汉京形容为“枕雄关”,增强了地理的雄壮感。
  • 对仗:如“中官催战”和“司马挥戈”,对仗工整,形成节奏感。
  • 意象:黄河与春风的意象鲜明,赋予了诗句深刻的情感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类苦难的反思。诗人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揭示出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传达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京:象征历史的辉煌与荣耀。
  • 雄关:代表险要的关口,寓意着国家的防线。
  • 函谷月:象征着地势的险峻与月光的清冷。
  • 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流淌着历史的悲痛。
  • 春风:本应带来生机,实际上却映衬了旅人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京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都城?
    A. 唐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中官”指的是哪个角色?
    A. 农民
    B. 官员
    C. 士人
    D. 战士

  3. “万古黄河流血泪”中“黄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文化
    C. 历史与痛苦
    D. 自然灾害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吕履恒的诗更显历史的深重,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