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门山》
时间: 2025-01-14 16:43: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龙门山
作者: 吕履恒〔清代〕
禹门山色碧千寻,
万古长祠夏德深。
河自怀襄开草昧,
人因疏凿重登临。
风雷实见鱼龙气,
云水虚涵天地心。
不信沧溟难可到,
桃花竹箭尚浮沈。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禹门山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感叹山色如碧海般深远,古老的祠堂默默见证着历史的深邃。黄河自怀襄地流淌,开辟了草木萌芽的生机,正如人们在疏凿河道后重登这座名山。风雷交加的气候使得鱼龙之气显现,云水缭绕间包容了天地的心灵。如果不相信沧海的深邃,那桃花和竹箭仍在水面上漂浮不定,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常。
注释:
字词注释:
- 禹门山: 指的是位于中国的一座名山,传说与大禹治水有关,象征着历史与文化。
- 万古长祠: 形容古老的祠堂,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 怀襄: 指河流如同怀抱一般,流过广袤的土地。
- 草昧: 指草木繁茂、春意盎然的状态。
- 重登临: 再次登上山顶,感受自然的壮丽。
- 风雷: 形容自然的力量和气势。
- 沧溟: 形容大海的深邃与神秘。
- 桃花竹箭: 意指春天的桃花与竹箭,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典故解析:
- 大禹治水: 大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传说中他开辟了河道,造福于民,与山水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履恒,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摹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登龙门山》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清代时期,文人们常常游览名山大川,吟诗作对,以抒发他们对自然的感受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禹门山为背景,既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深思。诗的开头描绘了禹门山的壮丽,"色碧千寻"体现了山的高耸与清新,充满了生机。接着提到“万古长祠”,不仅引人思考山的历史厚重,也让人感受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
在描述黄河时,诗人以“河自怀襄开草昧”一语,展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这里的河流流动着生命的气息,象征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疏凿河道,使之复苏。接下来的“风雷实见鱼龙气”,用风雷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气势,仿佛能够感受到鱼龙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最后一句“不信沧溟难可到”,以桃花竹箭的浮沈,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给全诗增添了一层哲学的深度。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历史、生命、自然的感悟,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禹门山色碧千寻: 描述禹门山的颜色如碧海般深远,强调自然的壮丽。
- 万古长祠夏德深: 表达古老祠堂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
- 河自怀襄开草昧: 描绘黄河流淌,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 人因疏凿重登临: 说明人类在自然中努力的回报,能够再次领略美景。
- 风雷实见鱼龙气: 用自然现象表现生机与活力的强烈对比。
- 云水虚涵天地心: 描述自然的广阔与包容,表达诗人对天地的感悟。
- 不信沧溟难可到: 表达对自然深邃的怀疑与思考。
- 桃花竹箭尚浮沈: 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云水虚涵天地心”,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广阔与包容。
- 对仗: 如“风雷实见鱼龙气,云水虚涵天地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自然现象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畏。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思人生的无常,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 象征着高耸与雄伟,代表自然的伟大。
- 河: 代表生命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积淀。
- 风雷: 体现自然的力量,象征着变化与生机。
- 桃花: 代表春天与生命的脆弱,寓意人生的短暂。
- 竹箭: 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脆弱,反映出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禹门山”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壮丽
- B. 历史的深厚
- C. 人生的无常
- D. 以上皆是
-
“风雷实见鱼龙气”中,鱼龙气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生命的活力
- C. 历史的积淀
- D. A和B
-
诗中提到的“桃花”和“竹箭”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生命的短暂
- C. 自然的宁静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在描绘自然之美方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而吕履恒的《登龙门山》则通过山与河的结合,反映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厚。两者都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山水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