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南山》

时间: 2024-09-19 20:55:59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维叶牂牂。

君子之燕,笾豆洋洋,鼎俎将将。

百羞阜昌,上下乐康,邦家之光。

君子万年,抚有四荒,受禄无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瞻彼南山
作者:司马光 〔宋代〕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
维叶牂牂。君子之燕,
笾豆洋洋,鼎俎将将。
百羞阜昌,上下乐康,
邦家之光。君子万年,
抚有四荒,受禄无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美丽景象,山上生长着梌树和棠树,树叶繁茂,像牂牂(一种鸟)。君子的宴席丰盛,食物丰富,器具齐全。家国兴旺,人民安乐,国家的光辉。在诗中,君子长寿,治理国家,享受着广袤的土地,接受着无尽的俸禄。

注释:

  • 瞻彼南山:远望南山。
  • :一种果树,亦可指某种植物。
  • :即海棠,常用于比喻美好事物。
  • 维叶牂牂:形容树叶繁密,象声词,形象生动。
  • 君子之燕:指君子在宴请宾客。
  • 笾豆:古代盛菜肴的器皿。
  • 鼎俎:古代烹饪用的器具。
  • 百羞阜昌:形容恭敬、谦恭的态度使国家兴旺。
  • 上下乐康:上下和乐、安康。
  • 邦家之光:国家的光辉。
  • 抚有四荒:安抚四方土地。
  • 受禄无疆:享受无限的俸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其诗词风格清新、高远,常以自省和国家为主题。

创作背景:

《瞻彼南山》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家需要稳定和繁荣。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君子理想的追求,具有人文关怀和政治理想。

诗歌鉴赏:

《瞻彼南山》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君子风范的赞美。开篇以“瞻彼南山”引入,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山的自然美与君子的道德理想相辅相成。诗中以“梌”和“棠”象征美好的品质,表达了对君子高尚行为的期盼。

接着,诗人描绘了君子宴会的场景,笾豆与鼎俎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宴席的丰盛,也暗示了君子在治理国家时的周全与体贴。诗中提到的“百羞阜昌”,表明了对谦逊德行的推崇。

最后,诗句“君子万年,抚有四荒,受禄无疆”抒发了对理想治国的向往,表达了对君子治理国家的信心与期待。整首诗严谨而不失生动,展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瞻彼南山:表达了作者远望南山的情景,设置了一个自然背景。
  2. 有梌有棠:描绘了南山的植物,象征着丰饶与美好。
  3. 维叶牂牂:以生动的声音描绘树叶的繁茂,增强了自然气息。
  4. 君子之燕:转向人文,展示君子的宴会,反映社会风尚。
  5. 笾豆洋洋,鼎俎将将:细致刻画宴席的丰盛,突显君子的礼仪。
  6. 百羞阜昌:强调谦逊的重要性,表明成功的根本。
  7. 上下乐康:描绘了国家安定、人民乐业的美好愿景。
  8. 邦家之光:强调君子为国家光辉的象征。
  9. 君子万年:期望君子的理想能长久延续。
  10. 抚有四荒,受禄无疆:描绘理想的治国景象,期望治理广阔的土地,享受长久的福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羞阜昌”,用羞谦比喻成功的基础。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声词:如“牂牂”,生动形象,增强了自然描写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强调了君子的道德品质和治理国家的智慧,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自然的美丽。
  • 梌、棠:象征着美好、丰饶和道德。
  • 笾豆、鼎俎:象征着礼仪、宴席的丰富,隐含对社会和谐的期望。
  • 君子:象征着理想的仁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治国的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瞻彼南山”中的“瞻”是什么意思?

    • A. 走
    • B. 观察
    • C. 听
    • D. 说
  2. 诗中“君子之燕”指的是什么?

    • A. 君子的宴会
    • B. 君子的朋友
    • C. 君子的书籍
    • D. 君子的理想
  3. “百羞阜昌”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人民富裕
    • B. 君子谦虚
    • C. 自然美丽
    • D. 国家繁荣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瞻彼南山》:两者均描绘了自然风光,但《登高》更多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忧愁,而《瞻彼南山》则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静夜思》与《瞻彼南山》:前者抒发思乡情怀,后者则更强调国家与社会的理想,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资治通鉴》相关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