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南山诗 其五》

时间: 2024-09-19 20:55:59

帝曰卿士,左右之臣。

四方无虞,矜尔之勤。

式观且游,从予一人。

于壸于闳,于堂于陈。

金石之符,翰墨之珍。

匪予汝夸,祖考之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瞻彼南山诗 其五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帝曰卿士,左右之臣。
四方无虞,矜尔之勤。
式观且游,从予一人。
于壸于闳,于堂于陈。
金石之符,翰墨之珍。
匪予汝夸,祖考之勋。

白话文翻译

帝王称赞你们这些士人,身边的臣子。
四方平安,夸耀你们的辛勤。
如今请你们观赏游玩,跟随我这个人。
在广阔的地方,在堂前和陈列的地方。
金石铭文,书法墨迹的珍品。
并不是我在夸耀你们,而是祖先的功勋。

注释

  • 卿士:指的是有地位的士人。
  • 左右之臣:指的是身边的臣子。
  • 四方无虞:指四方安定,没有忧虑。
  • 矜尔之勤:夸赞你们的辛勤付出。
  • 式观且游:请你们来观赏游玩。
  • 于壸于闳:在宽广的地方。
  • 金石之符:指金石上的铭文。
  • 翰墨之珍:指书法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致力于历史研究与政治改革,倡导以史为鉴,勤政清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相对稳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悠闲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安定的感慨,讴歌了士人的贡献,并希望他们能在安定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诗歌鉴赏

《瞻彼南山诗 其五》展示了司马光对士人角色的深刻理解与欣赏。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臣子们辛勤工作的赞美,并邀请他们在安宁的环境中享受生活。诗句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和谐、宁静的社会景象,表现出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

诗中提到的“金石之符”和“翰墨之珍”不仅指出了历史文化的珍贵,更象征着士人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责任。诗人在赞美士人努力的同时,提醒他们不要忘记祖先的功勋,强调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中流露出对士人和国家的关怀,反映出司马光作为一名政治家的理想和责任感。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展示了士人的风范,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曰卿士,左右之臣。
    这句揭示了诗人对士人身份的认同,称他们为“卿士”,地位尊贵,位置显赫。

  2. 四方无虞,矜尔之勤。
    表达了国家的安定,士人的辛勤得到了肯定与赞美。

  3. 式观且游,从予一人。
    诗人邀请这些士人来游玩,强调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4. 于壸于闳,于堂于陈。
    描绘了宽广的场所,象征着精神的自由和生活的富足。

  5. 金石之符,翰墨之珍。
    指出文化的珍贵,寓意历史的积累和文化的传承。

  6. 匪予汝夸,祖考之勋。
    强调自己的赞美是基于历史的真实,不是空口无凭。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金石之符,翰墨之珍”。
  • 比喻:通过“金石之符”比喻历史文化的珍贵。
  • 排比:通过多个短句的排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气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士人的努力与贡献,表达对国家安定的自豪感,强调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士人在安宁的环境中继续发挥他们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着稳定与长久。
  • 金石之符:象征着历史的记载与文化的传承。
  • 翰墨之珍:象征着文人雅士的修养与文化素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卿士”指的是谁? A. 帝王
    B. 士人
    C. 平民

  2. “金石之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文化与历史
    C. 自然景观

  3.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自豪与欣赏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通过描绘夜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
  • 《送友人》:王之涣则通过送友人归家的场景,表达友谊的珍贵与惜别之情。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作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的差异,丰富了我们的诗词欣赏体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司马光传》
  • 《资治通鉴》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