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日偕竹虚过芥孙》
时间: 2024-12-29 20:14: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月十日偕竹虚过芥孙
近喜蛟螭迹已潜,相将访旧不辞炎。
呕心诗稿探怀出,娱目图书信手拈。
尽日清谈临水槛,有时散步立风檐。
闲中分得幽人趣,点缀烟云上笔尖。
白话文翻译:
我最近很高兴,蛟龙和螭龙的踪迹已经隐没。我们一同去拜访老朋友,尽管天气炎热也毫不在意。
用心创作的诗稿在这时被我拿出来,怡然自得地翻阅着书籍,随手便能写下感想。
整天在水边的栏杆上清谈,偶尔在风檐下散步驻足。
在闲暇时光中我体会到了隐士的趣味,仿佛将烟云的意境点缀在笔尖上。
注释:
- 蛟螭:蛟龙和螭龙,古代神话中的龙类,象征着神秘与非凡。
- 呕心:形容费尽心思,通常指创作时的艰辛。
- 娱目:使眼睛愉悦,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或读书的乐趣。
- 清谈:指清淡的谈话,通常是文人雅士之间的闲聊。
- 幽人:隐士,指那些远离世俗的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人。
典故解析:
- 蛟龙和螭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蛟龙和螭龙都是水中的神兽,象征着神秘的力量与变化,常与跳脱平常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 隐士:隐士文化在中国古代相当盛行,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以求宁静与自我反思,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季,正值炎炎夏日,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既有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揭示了在炎热中仍能找到乐趣的主题。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前两句中的“蛟螭迹已潜”体现了夏日的宁静,暗示着生活的节奏缓慢,游人心情愉悦。接下来的“呕心诗稿探怀出”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充实与思考,创作的乐趣与读书的愉悦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诗中“尽日清谈临水槛”描绘了一幅优雅的画面,水边的栏杆成了交流的场所,既有自然的清新,也有心灵的沟通。最后一句“点缀烟云上笔尖”则意象丰富,既暗示了诗人灵感的涌现,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仿佛在烟云之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点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近喜蛟螭迹已潜:近期非常高兴,蛟龙和螭龙的踪迹已经隐没,暗示着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相将访旧不辞炎:与友人一起去拜访旧友,尽管天气炎热也不以为然,表现出友谊的可贵。
- 呕心诗稿探怀出:费尽心思创作的诗稿被拿出来,显示出诗人的用心与热情。
- 娱目图书信手拈:翻阅书籍使人愉悦,随手便能写下感想,表现出文人对知识的热爱。
- 尽日清谈临水槛:整日清谈,水边的栏杆上,展示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有时散步立风檐:偶尔在风檐下散步,享受自然的清风,体现出生活的悠然自得。
- 闲中分得幽人趣:在闲暇中领悟到隐士的趣味,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 点缀烟云上笔尖:在创作时,将自然的烟云意境点缀在笔尖上,象征着灵感的流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点缀烟云”,将笔尖与烟云联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灵感源泉。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水槛、风檐等,构建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蛟螭:象征神秘、非凡的力量,代表着对未知的向往。
- 水槛:代表闲适与宁静的生活状态,水边的环境使人心灵宁静。
- 烟云:象征着灵感与创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蛟螭迹已潜”意思是什么? A. 蛟龙和螭龙的踪迹消失
B. 蛟龙和螭龙在水中游动
C. 蛟龙和螭龙在空中飞翔
D. 蛟龙和螭龙的声音消失 -
诗人和朋友一起做什么? A. 讨论诗歌
B. 拜访旧友
C. 游山玩水
D. 喝酒聊天 -
“尽日清谈临水槛”中的“临水槛”指的是什么? A. 河边的台阶
B. 水边的栏杆
C. 湖边的船
D. 溪边的石头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但着重于酒与月的意境,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情。
- 王维的《鸟鸣涧》:描绘自然与隐士的生活,和陈钺诗中的闲适有相似之处,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声音与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维诗词与自然哲学》